【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
,尤其是一种。技术背景无磁类套圈是由无磁钢、陶瓷或是有色金属制作而成的轴承外圈或内圈。无磁类套圈的外圆滚道磨削一般在普通磨床上通过三爪卡盘、弹簧卡头或是顶尖等通用卡具的固定来实施其磨削加工,但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确无法实施其磨削加工,究其原因是因为电磁无心卡具是通过电磁吸力来卡紧有磁类套圈并实施其磨削加工的,而无磁类套圈本身不具有磁性,这就使无磁类套圈在电磁无心卡具上的磨削加工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磨削加工无磁类套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不增加卡具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轴承专用磨床的使用范围,磨削加工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磁类套圈的内径D和宽度H给定,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磁极的外径D1和内径D2给定,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如下 先配作过渡卡具,所述过渡卡具包括磁套和涨胎,磁套的外径>所述D1,磁套的内径< 所述D2,磁套的宽度=L,涨胎由磁套联接圆段、中间过渡圆段和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构成, 所述磁套联接圆段的外径与磁套的内径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无磁类套圈(4)的内径D和宽度H给定,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磁极(1)的外径D1和内径D2给定,其特征是:先配作过渡卡具,所述过渡卡具包括磁套(2)和涨胎(3),磁套(2)的外径≥所述D1,磁套(2)的内径≤所述D2,磁套(2)的宽度=L,涨胎(3)由磁套联接圆段、中间过渡圆段和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构成,所述磁套联接圆段的外径与磁套的内径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L相等,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外径<磁套的外径而>磁套的内径,所述磁套联接圆段和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内径均<磁套的内径,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外径与所述D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无磁类套圈(4)的内径D和宽度H给定,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磁极(I)的外径D1和内径D2给定,其特征是 先配作过渡卡具,所述过渡卡具包括磁套(2)和涨胎(3),磁套(2)的外径>所述D1,磁套(2)的内径<所述D2,磁套(2)的宽度=L,涨胎(3)由磁套联接圆段、中间过渡圆段和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构成,所述磁套联接圆段的外径与磁套的内径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L相等,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外径<磁套的外径而>磁套的内径,所述磁套联接圆段和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内径均<磁套的内径,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外径与所述D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H相等,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壁厚控制在1. 5^5. Omm之间,并将所述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张林,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