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薄滚焊质量的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42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薄滚焊该金属板材时,各工艺参数(电极挤压力F、前进速度V、焊缝电流I)都处于监控下,焊接的质量取决于焊接点的搭接宽度(b)。以记录焊缝的厚度(ts)代替搭接宽度。函数关系ts=f(b)按经验确定,根据测出的焊缝厚度算出搭接的实际值。焊缝的厚度可通过测定电极的间距,用位置编码器或测定装置测定。还可以类似方式评价ts与另一个工作参数的相互关系。(*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滚轮电极之间压薄滚焊金属板材时,为控制焊接过程和监控焊接质量,通常总需要连续测定和/或控制起码下列工作变量滚轮电极的挤压力(F),前进速速(V),和通过焊缝的电流强度(I)。这些变量的设定值,对某给定的焊件来说,取决于待焊接在一起的板材边缘搭接宽宽(b),且是在焊接之前将金属板材对齐夹持就位时设定的。为达到所要求的焊接质量,所有上述相互依赖的工作变量要求处在某一定的范围内。然而,在焊接进行过程中“连续”测定或控制各种工作变量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视变量的种类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从来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在焊件刚离开滚轮电极之后通过时马上测出焊件焊缝的温度,作为“冗余”变量。结合其它读数,提高质量监控功能的可眚性。然而,为了可靠,这种测温过程又受某些先决条件的限制,或者很难安装测量设备(例如红外传感器),因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对于焊缝的质量,更确切地说在接缝区形成令人满意的焊缝熔核,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是,在焊接台要确实达到所要求的搭接宽度。然而,在将金属板材对齐和加载荷时可能就已经带来使设定值不正确的因素,或者将焊件放到滚轮电极之间时已经产生了偏差。此外,要测定实际的搭接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压薄滚焊处于滚轮电极(13,14)之间的金属板材(11,12)时监控焊接质量的方法,其中预定了至少下列各工作变量的设定值:滚轮电极的挤压力(F);前进速度(V);通过焊缝的电流强度(I);金属板边缘的搭接宽(b),其特征在于,在焊接过程中确定焊缝的厚度(ts),并根据焊缝厚度(ts)读数与其中一个上述工作变量之间的预定相互关系推导出焊接质量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施赖纳P魏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帕特朗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