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43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包括箱体;高速电机轴,设置在箱体内;电机轴承,套设在高速电机轴上;轴承支座,设置在电机轴承和箱体中间并同时与箱体和电机轴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拟通过使用轴承支座,解决高压蜗壳对电机轴承放置位置的限制,将高速轴的轴向长度充分利用起来,解决了因高速轴长度过长导致压缩机临界转速下降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流体动力机械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电机轴的前端滑动轴承一般直接安装在箱体上,但是因为 供油通路的限制,电机轴承无法布置在高压蜗壳所在平面内。这样就造成压缩机内部结构 不够紧凑,高速轴无法做短,因而使得压缩机临界转速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以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的临界转 速较低技的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包括箱体;高速电机 轴,设置在箱体内;电机轴承,套设在高速电机轴上;轴承支座,设置在电机轴承和箱体中 间并同时与箱体和电机轴承相连接。进一步地,轴承支座包括轴承连接部和箱体连接部,轴承连接部和箱体连接部均 为圆环形,轴承连接部和箱体连接部不在同一平面内,轴承连接部和箱体连接部通过斜筋 相连接。进一步地,斜筋有多根,斜筋之间形成通孔。进一步地,轴承支座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油流动的油路。进一步地,高速流体动力机械还包括油箱,油路的进油口位于轴承支座朝向油箱 一侧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油路包括轴向油路和径向油路,径向油路的第一端与进油口相连通,径 向油路的第二端与轴向油路的第一端连通,轴向油路的第二端与电机轴承的润滑油进口相 连通。进一步地,轴承支座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油进入电气装置的气封通路。进一步地,高速流体动力机械还包括高压蜗壳,箱体中设有与高压蜗壳连通的气 路,轴承支座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气路连通。进一步地,高速电机轴上套设有阻油密封,在轴承支座朝向阻油密封的端面上设 置有气封通路的排气口。进一步地,高速流体动机机械为离心式压缩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拟通过使用轴承支座,解决高压蜗壳对电机轴承放置位置的限制,将 高速轴的轴向长度充分利用起来,解决了因高速轴长度过长导致压缩机临界转速下降的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 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图 阅图图; 阅图图;图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高速流体动力机械的轴承支座的气路的局部剖视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至图5,根据本技术的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包括箱体10 ;高速电机轴 20,设置在箱体10内;电机轴承30,套设在高速电机轴20上;轴承支座40,设置在电机轴承 30和箱体10中间并同时与箱体10和电机轴承30相连接。参见图1至图3,轴承支座40包括轴承连接部41和箱体连接部42,轴承连接部41 和箱体连接部42均为圆环形,轴承连接部41和箱体连接部42不在同一平面内,轴承连接部41和箱体连接部42通过斜筋相连接。斜筋有多根,斜筋之间形成通孔43。参见2和图4,轴承支座40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油流动的油路44。高速流体动力机械还包括油箱70,油路44的进油口位于轴承支座40朝向油箱70 —侧的端面上。油路 44包括轴向油路441和径向油路442,径向油路442的第一端与进油口相连通,进油口通过油箱油路80与油箱相连通;径向油路442的第二端与轴向油路441的第一端连通,轴向油路441的第二端与电机轴承30的润滑油进口相连通。参见图3,轴承支座40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油进入电气装置的气封通路45。 高速流体动力机械还包括高压蜗壳50,箱体10中设有与高压蜗壳50连通的气路90,轴承支座40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气路90连通。高速电机轴20上套设有阻油密封100,在轴承支座40朝向阻油密封100的端面上设置有气封通路45的排气口。优选地,高速流体动机机械为离心式压缩机。在固定电机轴承30时,使用了轴承支座40,而非直接固定于箱体10上。通过轴承支座40的过渡,电机轴承30可以布置在高压蜗壳50所在的平面内,避免了因为油路加工可行性的限制使高压蜗壳50所在平面不能布置轴承的弊端。该轴承支座40内部设置有油路44及气封通路45,一方面润滑油从油箱70流入轴承支座40后端面再进入轴承支座40, 再通过油路44径向流向电机 轴承30,可以为电机轴承30提供润滑,再通过回油空间110进行回收;另一方面,在高压蜗壳50经气路90引高压气体进入电机阻油密封100中段,可以确保润滑油不能通过电机阻油密封100进入电气部分。轴承支座40上有五个镂空的通孔43,保证了轴承的泄油速度,避免润滑油浸泡阻油密封60、电机阻油密封100造成润滑油泄 漏;同时通孔43将电机轴承30前后两端泄出的润滑油连通起来,集中回收,简化了回油管 路设计;同时还作为减重孔,减轻轴承支座的重量。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拟通过使用轴承支座,解决高压蜗壳对电机轴承放置位置的限制,将 高速轴的轴向长度充分利用起来,解决了因高速轴长度过长导致压缩机临界转速下降的问 题。本技术使用独立的轴承支座,同时实现电机轴承固定、轴承供油通路、阻油密封气 封通路、轴承前后两端回油空间等多个功能。电机轴承的位置更加自由,压缩机内部结构更 加紧凑,缩短高速轴的长度,从而提高压缩机临界转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高速电机轴(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电机轴承(30),套设在所述高速电机轴(20)上;轴承支座(40),设置在所述电机轴承(30)和所述箱体(10)中间并同时与所述箱体(10)和所述电机轴承(3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高速流体动カ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 高速电机轴(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 电机轴承(30),套设在所述高速电机轴(20)上; 轴承支座(40),设置在所述电机轴承(30)和所述箱体(10)中间并同时与所述箱体(10)和所述电机轴承(3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流体动カ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座(40)包括轴承连接部(41)和箱体连接部(42),所述轴承连接部(41)和所述箱体连接部(42)均为圆环形,所述轴承连接部(41)和所述箱体连接部(42 )不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轴承连接部(41)和所述箱体连接部(42)通过斜筋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流体动カ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筋有多根,所述斜筋之间形成通孔(4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速流体动カ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座(40)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油流动的油路(4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流体动カ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流体动カ机械还包括油箱(70),所述油路(44)的进油ロ位于所述轴承支座(40)朝向所述油箱(70)—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钟瑞兴傅鹏蒋彩云谢蓉蒋楠闫秀兵王宏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