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02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避免内、外管柱的金属壁互相挤压从而避免金属壁发生弯曲的转向管柱结构,克服了现有转向管柱结构的内、外管柱的金属壁直接接触,在互相挤压中容易出现金属壁弯曲的不足。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包括内管柱、外管柱,所述的内管柱内设有下转向轴,所述的外管柱内设有上转向轴,所述的下转向轴、上转向轴转动连接,所述的内管柱与外管柱的连接段之间设有滑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以往转向管柱结构所适用的场合,具有能够限制管柱金属壁发生变形或弯曲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管柱在汽车中处于驾驰员身体前方,通过支架等结构与车身底盘相连。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为避免压伤驾驶员,现有的转向管柱均为可压溃式,在车辆发生碰撞 时,可压溃式的转向管柱会向下溃缩,而不会压到驾驶员身上。转向管柱分为内、外两段,内 管柱与底盘相连,是一个固定结构,外管柱与内管柱相连,是一个活动部分,当溃缩时,首先 主要是外管柱的向下溃缩。然而,现有的转向管柱的内、外段之间的金属壁直接接触,金属 壁本身厚度不大,在互相挤压中容易出现弯曲,致使内、外管柱金属壁之间转动、滑动不顺 畅,且在溃缩时的阻力增大,影响溃缩的顺利进行,存在安全隐患。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294939U,公开日2012年7月4日,技术的名称为转向 管柱压溃吸能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压溃吸能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上支架上 的镶块,所述的上支架上设置有吸能块,所述的吸能块的一端与上支架固定连接,吸能块的 另一端与镶块固定连接。该技术不足之处是内、外管柱的金属壁直接接触,在互相挤压 中容易出现金属壁弯曲致使内、外管柱金属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包括内管柱(1)、外管柱(2),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管柱(1)内设有下转向轴(3),所述的外管柱(2)内设有上转向轴(4),所述的内管柱(1)与外管柱(2)的连接段之间设有滑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包括内管柱(I)、外管柱(2),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管柱(I)内设有下转向轴(3),所述的外管柱(2)内设有上转向轴(4),所述的内管柱(I)与外管柱(2)的连接段之间设有滑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套(5)与内管柱(I)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套(5)呈无底圆筒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峰张兵舰刘巍潘之杰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