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强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391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15
一种制动器强制冷却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桥包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的位置开有出油孔;在所述侧边支承轴上开有进油孔,所述的进油孔通过通油管路连通轮毂内腔;所述桥包上的出油孔连通油泵的进油口,所述侧边支承轴上的进油孔连通油泵的出油口,由油泵将桥包内的油液从出油孔吸出,再通过油泵将油液从进油孔送入轮毂内;油泵的进油口与桥包的连通;所述桥包上开的出油孔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差速器滚子轴承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占有空间小,通过桥包与轮毂的油液循环,提高桥包温度、降低制动器温度来增加湿式桥散热速度,防止制动器高温并造成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中对湿式桥进行散热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湿式桥制动器强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轮式装载机整机制动产生的热量,大部分集中于驱动桥制动器。当负载重、车速高、制动频繁、长时间持续工作,容易导致制动器高温并造成损坏。目前国内轮式装载机配置的湿式桥大部分无主动冷却装置,少数采用外接散热系统的装载机,又需考虑散热器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占有空间小,通过桥包与轮毂的油液循环,提高桥包温度、降低制动器温度来增加湿式桥散热速度,防止制动器高温并造成损坏的制动器强制冷却装置。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包括桥包和两个侧边支承轴,所述桥包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的位置开有出油孔;在所述侧边支承轴上开有进油孔,所述的进油孔通过通油管路连通轮毂内腔;所述桥包上的出油孔连通油泵的进油口,所述侧边支承轴上的进油孔连通油泵的出油口,由油泵将桥包内的油液从出油孔吸出,再通过油泵将油液从进油孔送入轮毂内。进一步的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桥包的连通油路设置有吸油过滤器。进一步的在所述桥包的出油孔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桥包上开的出油孔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差速器滚子轴承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占有空间小,通过桥包与轮毂的油液循环,提高桥包温度、降低制动器温度来增加湿式桥散热速度,防止制动器高温并造成损坏。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包括吸油管路总成1、托架2、阀块3、吸油过滤器4、流量控制器5、硬管总成6、电动油泵或齿轮泵7、三通接头8、回油管路总成9、回油管路总成10、回油接头11、轮边支承轴12、轮毂13、桥包14、过滤网15、吸油接头16。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桥包14和两个侧边支承轴12,所述桥包14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17的位置开有出油孔;在所述侧边支承轴12上开有进油孔,所述的进油孔通过通油管路连通轮毂13内腔;所述桥包14上的出油孔连通油泵7的进油口,所述侧边支承轴12上的进油孔通过三通接头8、回油管路总成9、回油管路总成10、回油接头11连通油泵7的出油口,由油泵7将桥包内的油液从出油孔吸出,再通过油泵7将油液从进油孔送入轮毂内,所采用的液压原理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采用双重过滤方式,所述油泵7的进油口与桥包14的连通油路设置有吸油过滤器4 ;在所述桥包14的出油孔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15,如附图2所示。所述桥包14上开的出油孔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差速器滚子轴承17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油泵7为电动油泵或齿轮泵。流量控制器5通过调整电动油泵或齿轮泵4的电压来控制循环油液流量。吸油过滤器4、流量控制器5、电动油泵或齿轮泵7通过托架2安装于湿式桥外侧,便于维修和更换。参见附图2,本技术油路循环为桥包14油液经过滤网15后进入吸油管路总成1,经吸油过滤器4过滤后进入电动油泵或齿轮泵7,通过三通接头8和回油管路总成9、回油管路总成10进入两侧轮边支承轴12与轮毂13油液混合,混合后油液通过湿式桥内部零件间隙流回桥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器强制冷却装置,包括桥包(14)和两个侧边支承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包(14)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17)的位置开有出油孔;在所述侧边支承轴(12)上开有进油孔,所述的进油孔通过通油管路连通轮毂(13)内腔;所述桥包(14)上的出油孔连通油泵(7)的进油口,所述侧边支承轴(12)上的进油孔连通油泵(7)的出油口,由油泵(7)将桥包内的油液从出油孔吸出,再通过油泵(7)将油液从进油孔送入轮毂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器强制冷却装置,包括桥包(14)和两个侧边支承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包(14)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17)的位置开有出油孔;在所述侧边支承轴(12)上开有进油孔,所述的进油孔通过通油管路连通轮毂(13)内腔;所述桥包(14)上的出油孔连通油泵(7)的进油口,所述侧边支承轴(12)上的进油孔连通油泵(7)的出油口,由油泵(7)将桥包内的油液从出油孔吸出,再通过油泵(7)将油液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勤张剑锋梁兴华初长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