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车侧防擦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80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车侧防擦条,包括有狭长的本体,该本体具有正面和带有中空定位柱的背面,其特征在于:与本体背面的连接部位的定位柱的端口侧壁上开有缺口,在该缺口中径向直立有与定位柱和本体背面相连接的筋板,并且该定位柱与本体背面相连的端口的侧壁内表面上开有凹槽。采用上述结构后,能明显地减小与本体背面相连接的接触面积,因而这种改良后的定位柱,可以有效避免连接部位的壁厚所带来的缺陷,同时利用筋板仍可以满足连接强度,故在满足装配定位要求的同时,能有效防止成型收缩变形所引起的外观面质量问题,保证产品装车后的间隙及轮廓度;并且这样的定位柱结构,也有利于用斜顶来实现成型,便于制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附件,具体指一种汽车用的车侧防擦条。
技术介绍
汽车用车侧防擦条是安装在汽车前门、后门下端处的外观零件,用以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或者汽车在停泊时与路过的车辆等运动物发生刮擦而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上述车侧防擦条包括有条状的防擦条本体,该防擦条本体包括有正面和背面,传统的车侧防擦条的背面没有设计定位柱,安装时通过安装治具或者人工判断直接进行装配和粘贴,这种结构容易导致车侧防擦条装歪,也不利于装配间隙的控制,并且如果车身钣金与车侧防擦条是弧形配合,则容易发生错位而产生间隙。为此,现有车侧防擦条背面设计有安装用的中空定位柱,但现有车侧防擦条仍具有以下缺陷(1)由于定位柱设计成圆柱形,定位柱的壁厚与产品的壁厚相当,这使得防擦条本体与该定位柱的连接处的壁厚显得很厚,在注塑机注塑时,当树脂由熔胶状态转为固体状态时,连接部位处收缩较慢,且形成拉应力,若车侧防擦条的制品表面硬度不够,而又无胶补充,则制品表面便被应力拉陷,从而在车侧防擦条的表面产生缩水痕。(2)由于定位柱设计成圆柱形,因此在模具成型时需要用司筒来实现成型,若遇到较高的定位柱时,在成型过程中司筒容易折断,故无法顺利地成型定位柱。(3)现有车侧防擦条本体背部的各加强筋端部采用相互平齐的分布结构,这样,各加强筋与车侧防擦本体的交界处产生的壁厚较厚,同理,若制品表面硬度不够,而又无胶补充,制品表面便被应力拉陷,从而在车侧防擦本体的表面产生缩水痕。当各加强筋采用相平齐的分布结构时,这些缩水痕很容易在本体表面形成一条线,从而加重外观缺陷。(4)现有车侧防擦条背面设置的胶带之间无间隙,同时无相关漏水孔设计,因而当车侧防擦条装车使用之后,当汽车遇到寒冷的雨水天气时,渗透残留在防擦条和钣金之间的雨水无法及时、顺利地流下,在温度过低时,残留的雨水容易结冰,在此过程中,残留雨水的体积膨胀容易把产品顶开变形,而影响使用寿命。(5)现有车侧防擦条的上边沿和两端部边沿没有设立向背面侧弯折的小翻边,在车身上侧观察时,车侧防擦条与车门钣金之间存有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使得车侧防擦条安装后,当胶带受力变形时,就极有可能使胶带从上述间隙中溢出,这样既影响了粘接的牢固度,又影响产品装配后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防止外观面收缩变形,且易于加工的汽车用车侧防擦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车侧防擦条,包括有狭长的本体,该本体具有正面和带有中空定位柱的背面,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本体背面的连接部位的定位柱的端口侧壁上开有缺口,在该缺口中径向直立有与定位柱和本体背面相连接的筋板,并且该定位柱与所述本体背面相连的端口侧壁内表面上开有凹槽。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缺口有多个,依次间隔设置,而所述的筋板为一个,位于所述定位柱下方的中间部位,这样可进一步减小定位柱与本体的接触面积,使成型后的产品外观面质量更好。对上述各方案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本体背面的端部设计有多个沿本体长度方向分布的筋条,且远离所述本体端部的各筋条的端部设计成参差不齐的分布结构,可避免产品表面缩水痕的发生,确保外观面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所述本体背面的四周粘接有局部断开的胶带,在断开处形成漏水通道,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较好的是,所述本体的上边沿和两端部边沿还分别具有向背面侧弯折的翻边,该翻边可以减小装配后车侧防擦条与钣金之间的间隙,并起到遮蔽、防止胶带外溢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连接部位的定位柱端口侧壁上开有缺口,并在所剩的端口侧壁内表面上开有凹槽,即明显地减小与本体背面相连接的接触面积,因而这种改良后的定位柱,可以有效避免连接部位的壁厚所带来的缺陷,同时利用筋板仍可以满足连接强度,故在满足装配定位要求的同时,能有效防止成型收缩变形所引起的外观面质量问题,保证产品装车后的间隙及轮廓度;并且这样的定位柱结构,也有利于用斜顶来实现成型,便于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中前门车侧防擦条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安装柱的俯视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2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中增加了车身钣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由前门车侧防擦条Ia和后门车侧防擦条Ib组成,各车侧防擦条均包括有狭长的本体,本体具有正面和带有中空定位柱2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2有两个,分别间隔分布,各定位柱2在与本体背面的连接部位的端口侧壁上开有相互间隔设置的两缺口 21,请参见图3至图6,并在两缺口 21中径向直立有与定位柱和本体背面相连接的筋板22,在这里,筋板22只有一个,位于所述定位柱2下方的中间部位。并且开设缺口后,剩下的端口侧壁,即各定位柱与本体背面相连的端口的侧壁内表面上还开有凹槽23,以进一步减小与本体相连接的面积。上述车侧防擦条是通过胶带3粘接在车身钣金6上,为了提高端部的粘结强度,防止端部端翘曲变形,在本体背面的端设计有多个沿本体长度方向分布的筋条4,且相邻筋条4的长度不等而使得远离本体端部的各筋条4端部成设计成参差不齐的分布结构。上述胶带3是粘接在本体背面的四周,为了及时排放渗透在车侧防擦条和钣金6之间的雨水,上述胶带4局部断开,尤其在本体端部位置处,这样在断开处形成漏水通道b,可避免雨水结冰膨胀后引起的产品变形,从而可进一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为了防止粘接后的胶带从装配间隙中溢出,在上述本体的上边沿和端部边沿分别具有向背面侧弯折的翻边5,请参图5和图7利用该翻边,可以减小装配间隙,起到遮蔽胶带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车侧防擦条,包括有狭长的本体,该本体具有正面和带有中空定位柱(2)的背面,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本体背面的连接部位的定位柱的端口侧壁上开有缺口(21),在该缺口中径向直立有与定位柱和本体背面相连接的筋板(22),并且该定位柱与所述本体背面相连的端口的侧壁内表面上开有凹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车侧防擦条,包括有狭长的本体,该本体具有正面和带有中空定位柱(2)的背面,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本体背面的连接部位的定位柱的端口侧壁上开有缺口(21),在该缺口中径向直立有与定位柱和本体背面相连接的筋板(22),并且该定位柱与所述本体背面相连的端口的侧壁内表面上开有凹槽(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车侧防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21)有多个,依次间隔设置,而所述的筋板(22)为一个,位于所述定位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晓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