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摆臂后衬套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来提高整车产品的NVH性能,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一些经济型轿车,下摆臂后安装点是通过连接螺栓,与前副车架及车身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在整车装配时连接螺栓要连续穿过副车架、下摆臂及车身上的多个孔位,极易出现孔位对不齐,装配困难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通常下摆臂后衬套内套管直径设计时比连接螺栓规格大很多;其次,为了保证前副车架与下摆臂在分装线上的装配效率,前副车架上下摆臂后安装点上下两安装面之间的间距,设计时也比下摆臂后衬套内套管高度大。由于下摆臂后衬套内套管直径设计时比连接螺栓规格大,车辆在紧急制动或者急加速时,就会产生螺栓撞击下摆臂后衬套内套管内壁的金属撞击声。其次,在整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平路面车轮上下跳时,下摆臂后衬套内套管与前副车架上下两安装面间就会产生金属干磨的异响声,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整车的NVH性能,对于乘坐舒适性是不利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0年9月22日,公告号CN201587297U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摆臂后衬套限位结构,包括套设在连接前副车架总成上板(3)和前副车架总成下板(4)的螺栓(7)上的下摆臂后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摆臂后衬套(1)内部设有内套管(6),所述的内套管(6)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下摆臂后衬套(1)的外部,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上板(3)和前副车架总成下板(4)与内套管(6)的两端相对应的内侧板面上分别设有限位装置(2),所述的限位装置(2)上设有限位开口(5),所述的内套管(6)的两端分别插设在限位开口(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摆臂后衬套限位结构,包括套设在连接前副车架总成上板(3)和前副车架总成下板(4)的螺栓(7)上的下摆臂后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摆臂后衬套(I)内部设有内套管(6),所述的内套管(6)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下摆臂后衬套(I)的外部,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上板(3)和前副车架总成下板(4)与内套管(6)的两端相对应的内侧板面上分别设有限位装置(2),所述的限位装置(2)上设有限位开口(5),所述的内套管(6)的两端分别插设在限位开口(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摆臂后衬套限位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萍,余见山,杨安志,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