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665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备:判定内燃机所要求的要求运转工作点是否位于被预先规定为需要减少从内燃机传递到旋转电机的扭矩振动的区域的必要减少区域内的振动减少必要性判定部(71);在要求运转工作点被判定为位于必要减少区域内的情况下,判定是否能够执行使旋转电机输出用于抵消扭矩振动的扭矩的扭矩振动抵消控制的抵消控制执行判定部(72);在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能够执行的情况下,决定扭矩振动抵消控制的执行,在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不能执行的情况下,决定变更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的工作点变更控制的执行的执行控制决定部(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控制在将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构件连接的动カ传递路径中设置有旋转电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内燃机的运转区域中,存在从内燃机输出的扭矩振动变大的高振动区域。在该高振动区域中,存在扭矩振动被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装置而产生低频噪音等、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的可能性。关于该高振动区域,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以下那样的技木。即,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基于扭矩振动量进行设定内燃机的动作线的控制,以避免高振动区域。而且,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按照使燃油效率的恶化成为最小的方式设定动作线。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为了避免高振动区域,需要将内燃机的工作点从燃油效率为最佳的动作线进行变更,相应的燃油效率的恶化不能避免。由此,从燃油效率提高的观点来看存在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8751号公报鉴于此,人们寻求一种能够減少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能够实现燃油效率的提高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用于控制在将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构件连接的动カ传递路径中设置有旋转电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特征构成在于以下的点,即具备振动减少必要性判定部,其判定由上述内燃机所要求的输出扭矩以及转速而定的运转工作点亦即要求运转工作点是否位于被预先规定为需要减少从上述内燃机传递到上述旋转电机的扭矩振动的区域的必要減少区域内;抵消控制执行判定部,其在上述要求运转工作点被判定为位于上述必要減少区域内的情况下,判定是否能够执行使上述旋转电机输出用于抵消上述扭矩振动的扭矩的扭矩振动抵消控制;执行控制决定部,其在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能够执行的情况下,决定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的执行,在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不能执行的情况下,决定变更上述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的工作点变更控制的执行。其中,在本申请中“旋转电机”用作包括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而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的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的其中ー种的概念。另外,在本申请中,“驱动连结”是指,2个旋转部件以能够传递驱动カ的方式连结的状态,用作包括该2个旋转构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或者该2个旋转构件以能够经由ー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传动构件传递驱动カ的方式连结的状态的概念。作为这样的传动构件,包括以同速或者变速传递旋转的各种构件,例如,包含轴、齿轮机构、传送带、链等。另外,作为这样的传动构件,还可以包含选择性传递旋转以及驱动カ的接合装置,例如摩擦接合装置、啮合式接合装置等。根据该特征构成,在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能够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扭矩振动抵消控制,因此与旋转电机相比能够减少传递到车轮侧的扭矩振动,能够减少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因此,在内燃机的要求运转工作点在必要减少区域内、且在内燃机的热效率高的高效率区域内的情况下,能够使内燃机在该必要减少区域内积极运转,能够提高燃油效率。由此,能够同时实现燃油效率的提高、和给驾驶员的不适感的减少。另一方面,在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不能执行的情况下,变更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的工作点变更控制被执行,因此即使不执行扭矩振动抵消控制,也能够使从内燃机传递的扭矩振动减少,能够减少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因此,能够减少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并且通过根据是否能够执行扭矩振动抵消控制来适当地进行控制,能够实现燃油效率的提高。在此,优选构成为,上述旋转电机经由进行直流交流转换的逆变器与蓄电装置电连接,上述抵消控制执行判定部基于上述旋转电机、上述蓄电装置以及上述逆变器的至少一个的状态,判定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是否能够执行。根据该构成,由于基于旋转电机、蓄电装置以及逆变器的至少一个的状态来判定扭矩振动抵消控制是否能够执行,因此能够提高是否能够使旋转电机输出用于抵消扭矩振动的足够的大小的扭矩的判定精度。例如,根据蓄电装置的温度以及充电量,能够高精度地判定蓄电装置是否能够供给用于执行扭矩振动抵消控制的足够的电力。另外,根据旋转电机的温度、或者逆变器的温度,在使旋转电机执行了扭矩振动抵消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判定是否存在旋转电机或者逆变器的温度过高的可能性。此时,优选上述必要减少区域是由上述内燃机的转速以及输出扭矩的双方规定的区域。从内燃机输出的输出扭矩振动的振幅与内燃机的输出扭矩(平均值)的大小成正t匕,输出扭矩振动的频率与内燃机的转速成正比。另外,从内燃机向旋转电机的扭矩传递特性根据输出扭矩振动的频率而变化。因此,从内燃机传递到旋转电机的扭矩振动根据内燃机的转速以及输出扭矩而变化。由此,通过由内燃机的转速以及输出扭矩的双方规定必要减少区域,能够适当地规定需要减少扭矩振动的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的区域。另外,优选构成为,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在上述动力传递路径中具备能够变更变速比的自动变速机构、和能够调整旋转的传递状态的摩擦接合装置,上述工作点变更控制是变更上述变速比来使上述内燃机的转速变化的变速比变更控制、以及使上述摩擦接合装置成为滑动状态的滑动控制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构成,通过变速比变更控制,自动变速机构的变速比被变更,内燃机的转速相对于输出构件的转速变化,因此能够使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向偏离必要减少区域的方向变化。由此,能够使从内燃机传递的扭矩振动减少。另外,通过滑动控制,动力传递路径中设置的摩擦接合装置成为滑动状态,因此能够使从摩擦接合装置传递到车轮侧的扭矩振动减少。另外,通过滑动控制,内燃机的转速相对输出构件的转速变化,因此能够使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向偏离必要减少区域的方向变化。由此,能够减少从内燃机传递的扭矩振动。另外,优选构成为,上述执行控制决定部基于上述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和上述输出构件的转速,选择上述变速比变更控制以及上述滑动控制中的、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能源效率降低较少的一方作为上述工作点变更控制来决定执行。根据该构成,即使在使工作点变更控制执行的情况下,也由于能源效率降低少的一方的控制方法被选择,因此能够抑制燃油效率的恶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扭矩振动对应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必要减少区域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动カ传递系统的模型的图。图6是传递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传递扭矩振动的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合计扭矩振动以及旋转电机的转速振动的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传递扭矩振动的相位的变动重要因素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抵消振动扭矩指令的相位与旋转电机的转速振幅的关系的图。图10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抵消振动扭矩指令的相位与旋转电机的转速振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扭矩振动抵消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扭矩振动抵消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振幅决定器的说明图,(a)是表示振幅决定器的构成的框图,(b)是输出扭矩振幅的特性映射图,(c)表示传递机构增益的特性映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9 JP 2010-2199331.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在将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构件连接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设置有旋转电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该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振动减少必要性判定部,其判定要求运转工作点是否位于被预先规定为需要减少从上述内燃机传递到上述旋转电机的扭矩振动的区域的必要减少区域内,其中,上述要求运转工作点是根据上述内燃机所要求的输出扭矩以及转速而定的运转工作点; 抵消控制执行判定部,其在上述要求运转工作点被判定为位于上述必要减少区域内的情况下,判定是否能够执行使上述旋转电机输出用于抵消上述扭矩振动的扭矩的扭矩振动抵消控制;和 执行控制决定部,其在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能够执行的情况下,决定执行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在上述扭矩振动抵消控制被判定为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决定执行变更上述内燃机的运转工作点的工作点变更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村阳明田岛阳一小林弘和岛田有礼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