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及其载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907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及其载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将金属镁(组分a)、醇类(组分b)、卤素或卤素化合物(组分c)、钛的卤化物(组分d)制备得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组分e);所述组分e进一步与惰性溶剂(组分f)、钛的卤化物(组分d)和给电子体化合物(组分g)等接触合成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活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的方法,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及其所用载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聚丙烯行业的不断发展,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很多商业化的聚烯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先合成聚烯烃催化剂的载体,然后再合成聚烯烃催化剂的方法。传统方法制备的聚烯烃催化剂的载体,主要为氯化镁的醇合物或烷氧基镁等固体颗粒。申请号为CN201010279310. 3公开了一种制备卤化镁醇合物的载体及催化剂的方法。其步骤主要为将醇与卤化镁按摩尔比为2 100:1加入密闭容器中,升温至60 1801 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将得到的溶液趁热转移至_25°C至30°C的处于流动状态的惰性溶剂或惰性溶剂与乳化剂的混合体系中,搅拌,用有机溶剂洗涤3飞次,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球形卤化镁醇和物颗粒,载体粒径小、分布均匀,载体粒径在2 3 μ m之间。将载体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在-30°C至30°C下与钛化合物反应,得到的主催化剂。其专利技术的主催化剂的特征是催化剂颗粒呈球形;载钛量高(4. (T9. 76wt/%);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效率高,聚烯烃的分子量在很大范围内可以调节。申请号为200510109095.1公开了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中固体催化剂的方法,其通过降低二烷氧基镁化合物与钛化合物接触的温度、采用高堆积密度的二烷氧基镁或提高钛化合物的滴加量来提高聚合物的堆积密度。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采用将组分a (金属镁)、组分b (醇类)、组分c (卤素或卤素化合物)、组分d (钛的卤化物)合成组分e (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的载体),然后将组分e与组分f (惰性溶剂)、组分d (钛的卤化物)和组分g (给电子化合物)等接触合成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用于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的载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该方法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用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由此方法获得的固体催化剂。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将金属镁(组分a)、醇类(组分b)、卤素或卤素化合物(组分C)、钛的卤化物(组分d)制备得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组分e)。其中,组分a是金属镁,可以是镁条、镁粒、镁屑或镁粉。推荐使用镁粉,镁粉的粒径在5 400目,优选40 200目。组分b是一种室温为液态的醇类化合物,可以是一元醇、多元醇或这些醇的混合物。推荐的醇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或叔丁醇等中的一种,优选甲醇、 乙醇或叔丁醇,以乙醇为最佳,醇的用量为每mol镁粉需要I 30mol醇,最佳为每mol镁粉需要3 IOmol醇。反应温度为(TC 200°C,优选20°C 80°C。组分c卤素或/和卤素化合物,可以是氯、溴、碘单质或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在这些应用中最好用碘单质和氯化镁。碘的用量为每mol镁粉需要I 500mmol,最佳为每 mol续粉需要10 IOOmmol。组分d是钛的卤化物,包括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和四碘化钛,烧氧基卤化钛如甲氧基三氯化钛、乙氧基三氯化钛、丙氧基三氯化钛、正丁氧基三氯化钛、二甲氧基二氯化钛、二乙氧基二氯化钛、二丙氧基二氯化钛、二正丁氧基二氯化钛、三甲氧基氯化钛、三乙氧基氯化钛、三丙氧基氯化钛、三正丁氧基氯化钛。在这些卤化钛中优选四氯化钛。这些卤化钛中可以应用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其中,各组分用量如下组分b与组分a的摩尔比为I 30,优选3 10 ;组分c与组分a的摩尔比为O. 001 O. 5,优选O. 01 O.1 ;组分d与组分a的摩尔比为O. 001 O. 5,优选O. 05 O.1。本专利技术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组分e的制备过程中,各组分的加料顺序或方式是任意的,优选将组分a加入到组分b和组分c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组分d,反应结束后进行干燥,得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组分e)粉末。特别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组分c溶解于部分组分b中,然后加入部分组分a升温并搅拌混合,再继续加入组分a和组分b,最后加入组分d进行反应而成。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的性能参数为钛含量为O. Γ10 (wt)%,氯含量为0. Γ15 (wt)%,镁含量为15 25 (wt) %,乙氧基含量为5(T80 (wt)%。本专利技术所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可以进一步反应获得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将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组分e在组分f (惰性溶剂)下,与组分d (钛的卤化物)和组分g (给电子体化合物)反应而成。其中,组分f惰性 溶剂为常温下为液态的烃类或芳烃化合物,优选甲苯、己烷、庚烷等,特别优选甲苯、己烷。组分g为给电子体化合物,为酚类、酮类、醛类、羧酸、丙二酸、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单醚、二醚、聚醚等化合物。其中多元羧酸酯是优选的,芳香族多元羧酸酯是更优选的、从聚合活性方面考虑,芳香族二元羧酸单酯、二酯或二醚是特别优选的。其中芳香族羧酸的二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二酯或对苯二甲酸二酯,邻苯二甲酸二酯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甲酯乙酯、邻苯二甲酸甲酯异丙酯、邻苯二甲酸甲酯正丙酯、邻苯二甲酸乙酯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乙酯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庚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2,2_ 二甲基己基)二酯、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邻苯二甲酸二正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2,2-二甲基庚基)二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异己基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正戊酯正己酯、邻苯二甲酸正戊酯异壬酯、邻苯二甲酸异戊酯正癸酯、邻苯二甲酸正戊酯十一烷酯、邻苯二甲酸异戊基异己基酯、邻苯二甲酸正己酯(2-甲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正己基(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正己酯(异壬酯)、邻苯二甲酸正己基(正癸酯)、邻苯二甲酸正庚酯(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正庚酯(异壬酯)、邻苯二甲酸正庚酯新壬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异壬酯)。这些酯可以单独或多种混合使用。对苯二甲酸二酯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对苯二甲酸二正丙酯、对苯二甲酸二异丙酯、对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对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对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苯二甲酸乙酯甲酯、对苯二甲酸甲酯异丙酯、对苯二甲酸乙酯(正丙酯)、对苯二甲酸乙酯(正丁酯)、对苯二甲酸乙酯(异丁酯)、对苯二甲酸二正戊酯、对苯二甲酸二异戊酯、对苯二甲酸二己酯、对苯二甲酸二正庚酯、对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对苯二甲酸二异正辛酯、对苯二甲酸二(2,2_ 二甲基己基)酯、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苯二甲酸二正壬酯、 对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苯二甲酸二(2,2_ 二甲基乙基庚基)酯、对苯二甲酸正丁酯异己酯、对苯二甲酸正丁酯(2乙基己基)酯、对苯二甲酸正戊酯正己酯、对苯二甲酸正戊酯异己酯、对苯二甲酸异戊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将金属镁、醇类、卤素或卤素化合物、钛的卤化物制备得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将金属镁、醇类、卤素或卤素化合物、钛的卤化物制备得到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用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为ー种室温为液态的醇类化合物,是一元醇、多元醇或这些醇的混合物;包括甲醇、こ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或叔丁醇中的ー种,优选甲醇、こ醇或叔丁醇,以こ醇为最佳;醇的用量为每mol镁粉需要I 3OmoI醇,最佳为姆mol镁粉需要3 IOmol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卤素或/和卤素化合物为氯、溴、碘单质或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优选碘单质和氯化镁;用量为每mol镁粉需要I 500mmol,最佳为甸mol续粉需要10 IOOmmol。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的卤化物,包括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和四碘化钛,烧氧基卤化钛如甲氧基三氯化钛、こ氧基三氯化钛、丙氧基三氯化钛、正丁氧基三氯化钛、ニ甲氧基ニ氯化钛、ニこ氧基ニ氯化钛、ニ丙氧基ニ氯化钛、ニ正丁氧基ニ氯化钛、三甲氧基氯化钛、三こ氧基氯化钛、三丙氧基氯化钛、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武代金松马庆利高勇刘进凯李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