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压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435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轴承压合系统,包括支撑架、设在支撑架上的压合冲头、设在支撑架下与压合冲头配合压合的压合凹模、设在支撑架上用于推动压合冲头做往复升降运动的第一气缸,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稳定、工作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具体涉及用于将初步装配完成的轴承压合的轴承压合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支持,国内大小轴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因而轴承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已急迫地摆在所有轴承制造企业面前。国内对圆锥滚子轴承自动装配技术的研究较少、起步较晚,目前圆锥轴承全自动组装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还处于开发阶段,并且造价昂贵,技术难度大。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开发了圆锥轴承全自动组装机,而大多轴承企业都是采用人工和半自动设备,组装效率低下,且产品性能不稳定。圆锥轴承自动组装机包括保持架输送系统、落珠出料一体系统、压合系统、内圈输送系统等,现有的圆锥轴承自动组装机大大加快了装配效率,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企业高效的需求,并存在着工作时结构不稳定等缺点。现有的圆锥轴承自动组装机轴承压合系统结构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工作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轴承压合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能够大大提高组装机的工作效率,能够使设备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提高产品的品质。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轴承压合系统,包括支撑架、设在支撑架上的压合冲头、设在支撑架下与压合冲头配合压合的压合凹模、设在支撑架上用于推动压合冲头做往复升降运动的第一气缸。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下位于压合凹模上方设有轴承平移运料机构,从而大大加快了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值。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平移运料机构包括运料模、设在运料模一侧用于推动运料模做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从而使轴承在运送时保持稳定,使轴承的装配更加精准,提高了广品的品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缸采用增压气缸,从而使产品的装配更加稳定,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轴承压合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能够大大提高组装机的工作效率,能够使设备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轴承平移运料机构的设置大大加快了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值,能够使轴承在运送时保持稳定,使轴承的装配更加精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压合冲头2、压合凹模3、第一气缸4、轴承平移运料机构5、运料模51、第二气缸5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轴承压合系统,包括支撑架1、设在支撑架I上的压合冲头2、设在支撑架I下与压合冲头2配合压合的压合凹模3、设在支撑架I上用于推动压合冲头2做往复升降运动的第一气缸4,所述支撑架I下位于压合凹模3上方设有轴承平移运料机构5,所述轴承平移运料机构5包括运料模51、设在运料模51 —侧用于推动运料模51做水平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4米用增压气缸。实际工作时,轴承平移运料机构5将初步装配完成的轴承运送至压合凹模3内,压合冲头2在第一气缸4的带动下下压,使轴承各部件牢固地压合。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架1、压合冲头2、压合凹模3、第一气缸4、轴承平移运料机构5、运料模51、第二气缸5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轴承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设在支撑架(1)上的压合冲头(2)、设在支撑架(1)下与压合冲头(2)配合压合的压合凹模(3)、设在支撑架(1)上用于推动压合冲头(2)做往复升降运动的第一气缸(4)。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I)、设在支撑架(I)上的压合冲头(2)、设在支撑架(I)下与压合冲头(2)配合压合的压合凹模(3)、设在支撑架(I)上用于推动压合冲头(2 )做往复升降运动的第一气缸(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I)下位于压合凹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桂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