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34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保护弧焊用焊丝,其在高热能,高焊道间温度下,熔敷金属也有优异的强度、韧性,且相对于低热能焊接,耐低温裂纹性也优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由如下成分构成:以mass%计,含有:C:0~0.011%;Si:0.5~1.0%;Mn:比1.8大~2.5%;Cu:0.1~1.0%;Mo:0.10~0.50%;Ti:0.1~0.3%;B:0.001~0.005%;N:0.0040~0.0150%,且下述P↓[MP]设为10%以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P↓[MP]=4[Mn]+([Cu]+[Ni]+[Cr])+6000([Mo]+[V]+[Nb]+[Zr]+[Ta]+[Hf]+[W])*[B]。其中,[元素名]表示该元素的含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其在高热能,高焊道间温度下的焊接性优异,且低热能时的耐低温裂纹性也优异。
技术介绍
将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使用的气体保护弧焊法,因为焊接效率高,可以全姿势的焊接,所以大量运用在建筑、桥梁、造船领域等的钢梁的制作、建造等之中。近年来,为了改善作业效率,要求采用高热能及高焊道间温度焊接,但是,在所采用的现有的焊接用焊丝的焊接中,无法取得熔敷金属(deposited metal)的强度、韧性,而得不到期望的机械特性。因此,提出了各种在如此高热能及高焊道间温度下也可焊接的焊丝。例如,在特开平10-2303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焊丝,其以重量%计,含有C0.02~0.10%;Si0.65~1.10%;Mn1.75-2.50%;Ti0.16-0.45%;B0.003-0.010%;S0.020%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将B含量和Ti含量、B含量和S含量限制于规定的关系之下。还有,在特开平11-90678号公报(专利文献2)和特开平11-239892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也记载了,以规定量添加Ti、B、N、Al及/或Zr的焊丝,和以规定量再添加C、Si、Mn、P、S、Mo、V及/或Nb、O,或者限制添加量的上限的焊丝。采用所述焊丝,虽然变得能够适应高热能焊接,但是在焊道间温度超过500℃的焊接条件下,还不能得到充分的特性。另一方面,近年来,在特开2004-98143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在超过500℃的焊道间温度也可焊接的焊丝。该焊丝以规定量含有C、Si、Mn、Mo、Ti、B、V及/或Nb,此外,为了在高热能、高焊道间温度的焊接条件下,确保焊接金属的韧性,通过被称为Pts的参数限制所述成分的添加量,并且通过被称为Vcq的参数限制Mn、Mo、Si、Ti的关系。还有,在特开2004-202572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在确保高热能焊接性,并且对组合焊接、横焊这样的低热能焊接中的焊接性也改进了的焊丝。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3037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1-90678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1-239892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4-98143号公报专利文献1特开2004-202572号公报虽然利用上述专利文献4记载的焊丝,高热能焊接特性得以改善,还有,在专利文献5的焊丝中,虽然某种程度上还改善了低热能焊接特性,但是低热能焊接时的耐低温裂纹性不充分,从而期待耐低温裂纹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些问题,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保护弧焊用焊丝,其在高热能、高焊道间温度的焊接条件中,熔敷金属的强度、韧性优异,且相对于低热能焊接的耐低温裂纹性也优异。本专利技术的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由如下成分组成,以mass%计(以下,简单表示为“%”。),含有C0~0.011%;Si0.5~1.0%;Mn比1.8大~2.5%;Cu0.1~1.0%;Mo0.10~0.50%;Ti0.1~0.3%;B0.0010~0.0050%;N0.0040~0.0150%,且下述PMP设为10%以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PMP=4+(++)+6000(++++++)*其中,表示该元素的含有%。本专利技术的焊丝的组成,其设计依据如下确保在高热能、500℃以上的焊道间温度的焊接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及韧性,同时实现优异的耐低温裂纹性。即,以尽可能地抑制C含量为主,并且适量添加Si以降低熔敷金属中的C含量,从而改善耐低温裂纹性,并且导入称被为PMP的指标,使补偿C含量的降低而确保高热能焊接时的强度、韧性的铁素体生成抑制元素的添加量合理化,此外积极地添加N而细微化熔敷金属的组织,由此使韧性提高,使高热能焊接特性、低热能焊接时的耐低温裂纹性提高。在所述焊丝中,可以单独、或复合添加从如下的任一个群中任选的元素,替代Fe的一部分,即(1)Cr、Ni的1种或2种合计为0.1~2.0%;(2)V、Nb、Zr、Ta、Hf、W的1种或2种以上合计为0.001~0.1%;(3)Al0.001~0.1%;(4)REM0.001~0.2%。据此,能够使熔敷金属的机械特性进一步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在高热能、高焊道间温度的焊接中,熔敷金属的强度、韧性优异,此外,在低热能焊接中也能得到韧性优异的熔敷金属,所以低热能焊接时的耐低温裂纹性也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约束角焊试验中所用的母材试验体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由如下成分构成,含有C0~0.011%;Si0.5~1.0%;Mn比1.8大~2.5%;Cu0.1~1.0%;Mo0.10~0.50%;Ti0.1~0.3%;B0.001~0.005%;N0.0040~0.0150%,且下述PMP设为10%以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PMP的公式中,表示该元素的含有mass%,PMP=4+(++)+6000(++++++)*。以下,说明成分的限定理由。C0~0.011%C具有使熔敷金属的强度提高的作用,但是为了确保优异的耐低温裂纹性,以低的程度为宜,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不添加。不过,因为使C浓度过度地降低会导致高制造成本,所以可以设为0.001%左右以上。另一方面,若超过0.011%,则强度变得过大,熔敷金属的韧性劣化,特别是耐低温裂纹性的劣化变得显著。因此,C含量为0.011%以下,优选为0.010%以下。Si0.5~1.0%Si是脱氧元素,使熔敷金属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还有,通过将Si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具有抑制气氛的CO2的还原,而使熔敷金属中的C含量降低,从而改善耐低温裂纹性的效果。在低于0.5%时,溶解氧含量的降低不充分,熔敷金属的韧性劣化。因此,Si含量的下限设为0.5%,可以优选为0.6%。另一方面,若过多添加,则由于固溶强化而强度变得过大,熔敷金属的韧性、耐低温裂纹性变得劣化。因此,其上限设为1.0%,可以优选为0.9%。Mn比1.8大~2.5%Mn作为脱氧元素发挥作用,并且,因为抑制晶界铁素体的生成,所以有改善强度、韧性的效果。若Mn含量变得过少,则高热能焊接时的机械特劣化,所以Mn含量设为比1.8%大,可以优选为1.9%以上。另一方面,若变得过多,则低热能焊接时的强度变得过大,耐低温裂纹性劣化。因此,其上限设为2.5%,可以优选为2.4%。Cu0.1~1.0%(含作为导电性镀敷皮膜所提供的含量。)Cu具有改善熔敷金属的韧性的作用,并且作为焊条芯的导电性镀敷皮膜而不可避免地含有。低于0.1%不能确保导电性,焊接作业性劣化。若超过1.0%,则Cu细微析出,强度、韧性平衡劣化。因此,Cu含量的下限设为0.1%,优选为0.15%,其上限设为1.0%,优选为0.8%。Mo0.10~0.50%Mo通过与B复合添加,而具有抑制晶界铁素体的生成,改善高热能焊接时的强度韧性平衡的作用。低于0.10%这一作用过小,另一方面,若超过0.50%,则强度变得过高,而耐低温裂纹性劣化。因此,Mo含量的下限设为0.10%,优选为0.15%,其上限和为0.50%,优选为0.42%,更优选为0.40%。Ti0.1~0.3%因为Ti形成氧化物,其作为晶粒内相变的核发生作用,所以具有组织的细微化、韧性的改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热能特性及耐低温裂纹性优异的气体保护弧焊用实芯焊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以质量%计,C:0~0.011%;Si:0.5~1.0%;Mn:1.8~2.5%且不包括1.8%;Cu:0.1~1.0%;   Mo:0.10~0.50%;Ti:0.1~0.3%;B:0.0010~0.0050%;N:0.0040~0.0150%,且下述P↓[MP]设为10%以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P↓[MP] =4[Mn]+([Cu]+[Ni]+[Cr])+6000([Mo]+[V]+[Nb]+[Zr]+[Ta]+[Hf]+[W])×[B],其中,[元素名]表示该元素的含有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俊夫畑野等新馆宏中野利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