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Al-Mg-Si系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Al-Mg-Si系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15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提供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即使在降低中间退火时的升温速度和加热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优异的表面性状和成形性。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含有Si:0.50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Mg:0.2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Fe:0.05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Mn: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Cu:0.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Si含量以质量%计表示为[Si],将所述Mg含量以质量%计表示为[Mg]时,[Mg]/[Si]高于0.50,Cube取向的面积率为9%以下,此外,观察表面时,当量圆直径为1.5μm以上的化合物的数密度为1000个/mm2以上且10000个/mm2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性状和成形性良好的al-mg-si系铝合金板、和能够降低制造时的co2排放量的al-mg-si系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从地球环境等方面考虑,汽车车体轻量化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应对这一要求进行了,在汽车车体之中,将铝合金材料应用于大型车身面板(外部面板、内部面板),取代当前的钢板等钢铁材料。在上述大型车身面板之内,特别是对于外部面板(外板),使用al-mg-si系的jis6000系(以下,简称为6000系。)铝合金板。

2、可是,在实施了挤压成形的6000系铝合金板中,存在容易发生被称为皱痕(ridging marks)的条纹状图案和表面粗糙这样的不良的问题。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铝合金板,其控制作为原材的铝合金的组成,并且控制板中存在的晶粒的cube取向密度(c)、nd旋转cube取向密度(n)、rd旋转cube取向密度(g)的值,和(n)与(c)之比,以及(g)与(c)之比。其中记载有,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能够得到抗表面粗糙性和抗起皱性优异的成形加工用铝合金板。

3、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成形加工用铝合金轧制板的制造方法,是对于具有规定组成的铝合金所构成的铸块在均质化处理后的平均冷却速度、总冷轧率和热轧前的保持条件等进行控制,不进行中间退火而冷轧。其中记载有,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能够制造弯曲加工和抗起皱性优异的成形加工用铝合金轧制板。

4、另一方面,对于汽车用外装用构件,一般会实施挤压成形,因此所适用的铝合金板也要求优异的成形性。特别是欧美的汽车制造商,要求成形性优异的外部面板,要求用于评价板材成形性的指标之一的塑性应变比(lankford value)(r值)的各向异性(δr)小的材料。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铝合金板或铝合金轧制板的制造方法中,cube取向以外的取向控制不充分,有r值的各向异性大或平均r值低的悬念。

5、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铝合金板,其铝合金组成受到控制,并且规定塑性应变比(r值)的各向异性和15%拉伸变形后的180°弯曲加工中的内侧极限弯曲半径。其中记载有,根据上述专利文献3,能够得到弯曲加工和涂装烘烤硬化性优异,特别适合汽车用外板的所述铝合金板。

6、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铝合金板,其铝合金板的组成受到控制,并且在固溶处理、淬火后,mg-si系化合物的最大直径为10μm以下,直径2~10μm的化合物的数量为1000个/mm2以下,规定条件下的内侧极限弯曲半径为0.5mm。

7、但是,在专利文献4所述的铝合金板中,虽然r值也显示为高的值,但是r值的各向异性的值高,无法获得希望的成形性。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未考虑r值的各向异性,有无法得到预期的r值各向异性的可能性。

8、因此,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一种铝合金板,其铝合金组成受到控制,并且规定了cube取向密度分布、r值的平均值、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指数的绝对值、平均晶粒直径、和时效后的屈服强度和加热后的屈服强度。其中记载有,根据上述专利文献5,能够得到挤压成形性、可平折边加工的弯曲加工、定形性、涂装烘烤硬化性和耐腐蚀性全都优异的汽车面板用al-mg-si系铝合金板。

9、此外,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有一种铝合金板,其铝合金组成受到控制,并且cupper取向、brass取向、s取向、p取向、q取向的合计峰值强度被限定在规定范围,cube取向面积率w的标准偏差和最终调质后放置之后的导电率被控制。其中记载有,根据上述专利文献6,能够得到挤压成形性、皱痕性、bh性优异的6000系铝合金板。

10、现有技术文献

11、专利文献

1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15016号公报

13、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208389号公报

14、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633993号公报

15、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175818号公报

16、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6301095号公报

17、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67685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可是,在中间退火工序中,已知有例如以连续炉方式急速加热的情况、和以箱式炉方式低速加热的情况。在箱式炉方式中,可以集中处理多个卷材,另一方面,在连续炉方式中,可以急速加热,具有各向异性和表面性状易于控制的优点。

3、在上述专利文献5所述的铝合金板的制造时,中间退火的温度例如为350~580℃,在升温速度快,或中间退火温度较高的温度下实施中间退火。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6所述的铝合金板中,也以5℃/s以上的升温速度实施中间退火。由此,在上述专利文献5和6中,可以控制铝合金板的各向异性和表面性状。

4、但是,为了制造上述专利文献5和6所述的铝合金板而实施中间退火时,均需要急速加热,或需要比较高温的批式处理。因此,制造工序中的co2排放量高,给地球环境造成负担。

5、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中间退火时的升温速度和加热温度低时,也能够得到优异的表面性状和成形性的al-mg-si系铝合金板,以及提供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能够降低中间退火时的升温速度和加热温度,减少制造时的co2排放量,并能够得到具有优异表面性状和成形性的al-mg-si系铝合金板。

6、解决问题的手段

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由al-mg-si系铝合金板的下述[1]或[2]的构成来达成。

8、[1]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9、si:0.50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

10、mg:0.2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11、fe:0.05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12、mn: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

13、cu:0.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

14、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5、将所述si含量以质量%计表示为[si],将所述mg含量以质量%计表示为[mg]时,[mg]/[si]高于0.50,

16、cube取向的面积率为9%以下,

17、观察表面时,当量圆直径为1.5μm以上的化合物的数密度为1000个/mm2以上且10000个/mm2以下。

18、[2]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19、si:0.50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

20、mg:0.2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21、fe:0.05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22、mn: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

23、cu:0.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2.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3.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Al-Mg-Si系铝合金铸块,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Al-Mg-Si系铝合金板,所述Al-Mg-Si系铝合金铸块含有:

4.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Al-Mg-Si系铝合金铸块,制造权利要求2所述的Al-Mg-Si系铝合金板,所述Al-Mg-Si系铝合金铸块含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2.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

3.一种al-mg-si系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al-mg-si系铝合金铸块,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宍户久郎前川真哉青木拓朗桥本贵浩秋吉竜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