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及漏斗货车,其中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储风缸、行程开关、两位五通换向阀、风控换向阀、三位五通换向阀、梭阀、两位两通电磁阀、气动马达、液压泵和液压油缸;两位五通换向阀的两个连通位置分别对应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其中,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开启时,所述行程开关处于连通位,两位五通换向阀断开第一支路,开启第二支路;手动控制三位五通换向阀,以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控制箱的箱门关闭时,行程开关处于断开位,两位五通换向阀连通所述第一支路,断开第二支路;通过风控换向阀自动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上述气动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两条支路的自动互锁,提高了气动控制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及漏斗货车。
技术介绍
漏斗货车用于运输货物,以底开门漏斗货车为例,底门的开启或关闭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具体而言,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制动风管,与制动风管连接的储风缸,与储风缸连接的行程开关,与行程开关连接的两位五通换向阀,与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的风控换向阀,与风控换向阀连接的梭阀,与梭阀连接的两位两通电磁阀,与两位两通电磁阀连接的气动马达,与气动马达连接的液压泵,与液压泵连接的双向液压锁,以及与双向液压锁连接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伸缩臂与底门连接,伸缩臂的伸出和回缩带动底门开启和关闭。行程开关具有手动控制手柄。上述气动控制装置可以形成两条独立的控制支路,其中一条是压缩风经由两位五通换向阀、风控换向阀、梭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启动气动马达。其中一条是压缩风经由手动控制的行程开关、两位五通换向阀、三位五通换向阀、梭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启动气动马达。此处,行程开关的开启或关闭需要人工方式触发。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当行程开关开启和关闭需要现场人工手动操作才能触发,故在现场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误操作,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及漏斗货车,用于优化现有气动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中,包括控制箱,具有箱门;储风缸,用于与制动风管连接;行程开关,与所述储风缸连接; 两位五通换向阀,与所述行程开关连接,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的两个连通位置分别对应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风控换向阀,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三位五通换向阀,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梭阀,与所述风控换向阀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与所述梭阀连接;气动马达,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所述气动马达的动作;液压泵,由所述气动马达驱动;液压油缸,由所述液压泵驱动;其中,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开启时,所述行程开关处于连通位,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断开所述第一支路,开启所述第二支路;手动控制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以控制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关闭时,所述行程开关处于断开位,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通所述第一支路,断开所述第二支路;通过所述风控换向阀自动控制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如上所述的气动控制装置,优选的是,还包括双向液压锁,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液压泵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漏斗货车,其中所述漏斗货车上安装有本专利技术任一提供的气动控制装置。上述气动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两条支路的自动互锁,从而使得始终只有一条支路可以连通,以驱动气动马达,这样就不会出现误操作,提高了气动控制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动控制装置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动控制装置原理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包括控制箱、储风缸12、行程开关2、两位五通换向阀3、风控换向阀10、三位五通换向阀15、梭阀11、两位两通电磁阀4、气动马达5、液压泵6和液压油缸7。控制箱具有箱门;储风缸12用于与制动风管I连接;行程开关2与所述储风缸12连接;两位五通换向阀3与所述行程开关2连接,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3的两个连通位置分别对应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 ;风控换向阀10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3连接;三位五通换向阀15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3连接;梭阀11与所述风控换向阀10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4与所述梭阀11连接;气动马达5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4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所述气动马达5的动作;液压泵6由所述气动马达5驱动;液压油缸7由所述液压泵6驱动。其中,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开启时,所述行程开关2处于连通位,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3断开所述第一支路13,开启所述第二支路14 ;手动控制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15,以控制所述液压油缸7的伸缩;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关闭时,所述行程开关2处于断开位,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3连通所述第一支路13,断开所述第二支路14 ;通过所述风控换向阀10自动控制所述液压油缸7的伸缩。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气动控制装置各元件的选型和连接关系都可以一样,但不同的是,行程开关和两位五通换向阀的触发方式不同。上述方案中,控制箱箱门的开启或关闭会触发行程开关和两位五通换向阀的动作。当控制箱的箱门开启时,行程开关2自动处于连通位,两位五通换向阀3断开第一支路13,开启第二支路14。此时,来自于制动风管I的压缩风从风包12出来后,经由三位五通换向阀15进入梭阀11,梭阀11收到压缩风信号反馈给两位两通电磁阀4,通过两位两通电磁阀4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气动马达5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液压油缸7的伸缩。由于三位五通换向阀15的连通状态是通过手工方式控制的,故采用上述控制模式可称之为手动1吴式。当控制箱的箱门关闭时,行程开关2自动断开,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3断开第二支路14,开启第一支路13。此时,来自于制动风管I的压缩风从风包12出来后,经由两位五通换向阀3进入风控换向阀10,压缩风经过风控换向阀10进入梭阀11,梭阀11收到压缩风信号反馈给两位两通电磁阀4,通过两位两通电磁阀4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气动马达5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液压油缸7的伸缩。上述控制模式不需要人工方式参与干涉,故可称之为遥控模式。需进一步说明的,行程开关2和两位五通换向阀3被触发的方式类似,都是由控制箱箱门的动作触发的,在控制箱箱门开启时,行程开关2连通,两位五通换向阀3自动断开遥控模式,打开手动模式。故来自储风缸12的压缩风只能通过行程开关2,经由两位五通换向阀3进入三位五通换向阀15所在的第二支路14,而后驱动气动马达5。在控制箱箱门闭合时,所述行程开关2断开,但两位五通换向阀3自动连通遥控模式,断开手动模式。故压缩风只能通过两位五通换向阀3经由风控换向阀10所在的第一支路13,而后驱动气动马达5。可见,上述方案实现了始终只有一条支路可以连通的目的。风控换向阀10的作用是,用于控制遥控模式中给梭阀11的风压信号。梭阀11的作用是,用于将手动模式与遥控模式反馈给两位两通电磁阀4信号。上述气动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两条支路的自动互锁,从而使得始终只有一条支路可以连通,以驱动气动马达,这样就不会出现误操作,提高了气动控制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气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双向液压锁9,双向液压锁9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7与所述液压泵6之间。双向液压锁可以将液压油缸锁定在某一位置,以使得与液压油缸连接的底门保持设置的开启程度,以便于卸货或装货。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气动控制装置,具有自动互锁功能,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斗货车,其中所述漏斗货车上安装有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气动自动互锁控制装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漏斗货车,实现了底门开关时手动操作与遥控操作的自动互锁功能,减少了人为的误操作,增加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具有箱门;储风缸,用于与制动风管连接;行程开关,与所述储风缸连接;两位五通换向阀,与所述行程开关连接,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的两个连通位置分别对应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风控换向阀,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三位五通换向阀,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梭阀,与所述风控换向阀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与所述梭阀连接;气动马达,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所述气动马达的动作;液压泵,由所述气动马达驱动;液压油缸,由所述液压泵驱动;其中,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开启时,所述行程开关处于连通位,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断开所述第一支路,开启所述第二支路;手动控制所述三位五通换向阀,以控制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所述控制箱的箱门关闭时,所述行程开关处于断开位,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通所述第一支路,断开所述第二支路;通过所述风控换向阀自动控制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箱,具有箱门; 储风缸,用于与制动风管连接; 行程开关,与所述储风缸连接; 两位五通换向阀,与所述行程开关连接,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的两个连通位置分别对应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风控换向阀,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 三位五通换向阀,与所述两位五通换向阀连接; 梭阀,与所述风控换向阀连接; 两位两通电磁阀,与所述梭阀连接; 气动马达,通过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所述气动马达的动作; 液压泵,由所述气动马达驱动; 液压油缸,由所述液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凤辉,张俊林,赵天军,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