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纵向卸料口的铁路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306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纵向卸料口的铁路斗车,其包括底架(50)、成对的侧壁组件(30a、30b)和形成在所述侧壁组件之间的料斗。所述底架具有中间梁(52)和成对的侧梁(54a、54b)。所述中间梁(52)沿所述有轨车的大致纵向轴布置在所述成对侧梁(54a、54b)之间。所述料斗包括靠近所述中间梁的卸料口。各个卸载门组件靠近每个卸料口布置以控制装载物从每个料斗的流动。每个卸载门(90a、90b)可以从中间梁(52)铰接,用于相对于所述卸料口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有轨车,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运输诸如煤、矿石、碎石、谷物以及适合于用斗车运输的任何其它装载物之类散装材料的斗车。
技术介绍
铁路斗车已经被用于运输并且有时用于存储散装材料许多年了。斗车通常包括可以用于在装运过程中容纳货物或装载物的一个或多个料斗。斗车被频繁地用于运输煤、沙、金属矿石、碎石、混凝料、谷物以及可以满足通过形成在一个或多个料斗中的各个开口卸载的任何其它类型装载物。卸料口典型地设置在每个料斗的底部或靠近料斗的底部以快捷地卸载货物。各种门组件和通道组件与各种操作机构一起已经被用于打开和关闭与铁路斗车关联的卸料口。斗车可以区分为开放式或封闭式。斗车可以具有相对短的侧壁和端壁或相对长或高的侧壁和端壁。许多斗车的侧壁和端壁通常用钢或铝板来形成并用多个竖直的侧柱或支撑柱来加强。一些斗车包括内框架结构或支架来对侧壁提供附加的支撑。美国铁路协会(AAR)的可应用标准对任何有轨车(包括棚车、运货汽车、斗车、封闭式斗车、敞篷货车、油槽车以及在长、宽、高的指定范围内的温度控制有轨车辆等)设定了在轨道上的最大总重量。在美国的商业轨道线上运行的所有有轨车必须具有满足关联的AAR间隙板(clearanceplate)的外部尺寸。因此,可以由任何有轨车运输的最大装载通常根据对于轨道上总重量的AAR标准、可应用的AAR间隙板和有轨车的空车重量来限制。减小有轨车的空车重量和/或增大外部尺寸可以增大有轨车体积容量和最大装载容量两者,同时还满足对于轨道上总重量和AAR间隙板的可应用AAR标准。通常由于较轻的重量、增大的装载容量以及较快的卸料速率,在有轨车、公路货车或其它具有料斗的设备上,纵向朝向的卸料口和相关联通道具有超过横向朝向的卸料口和相关联通道的几个优点。横向朝向的卸料口和通道可以与通过气缸操作的常用联动装置耦合。气缸典型地以与相对于关联的料斗通常为纵向方向的操作通道联动装置相同的方向安装。横向通道也可以通过单独的操作组件来打开和关闭,其引起同步的问题并需要调整。用于现有斗车的纵向朝向卸料口通常成对使用,其可以相对于斗车的中间梁或侧梁转动或枢轴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已经基本上减少或消除了与带有纵向卸料口的斗车关联的一些缺点和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料斗的斗车,其中靠近斗车的底部或下部形成有纵向卸料口。各个纵向的门组件可以靠近每个卸料口来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形成的纵向门可以被容易地打开以从关联的料斗中仅用操作者最小限度的辅助来迅速地卸载装载物。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形成的斗车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结构,其优化装载运输能力同时最小化斗车的空车重量。所述内部支撑结构允许形成相对大的纵向卸料口用于在关联的轨道之间迅速地卸载装载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意义包括减小斗车的空车重量,同时通常增大装载运输能力、减小维护需求并增加斗车的使用寿命。例如,在一个应用中,煤斗车可以设计成带有交叉支架的内部结构以及轻重量的纵向门。由于交叉支架结构和门,与设计成满足相同的AAR间隙板和其它AAR规范的现有煤斗车相比,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斗车的空车重量可以减小大约2400磅(24001bs)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意义包括和与一些斗车关联的现有纵向门或通道相比,提供了具有较轻质量并且更便宜地制造的纵向门或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允许形成较大的卸料口,其使得更快、更彻底地卸载煤和其它相似类型的装载物(在潮湿或冬季的条件下,当关联的斗车没有卸载时其可能具有黏附或冻结的趋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提供带有靠近中间梁形成的纵向卸料口的斗车。用于每个卸料口的各个纵向门可以部分地由摆动的斜面板形成。对于一些应用来说,摆动的斜面板可以靠近中间梁铰接。各种类型的操作机构可以布置在中间梁的范围内或之下以在第一、关闭的位置和第二、打开的位置之间移动纵向门或摆动的斜面板。与具有相似AAR规范和相同AAR间隙板的传统斗车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形成的内部支撑结构或内部交叉支架组件可以减小斗车的空车质量,同时允许斗车运输相同或甚至更多的装载。对一些应用来说,斗车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形成为由内部隔板分开的两个或多个料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意义包括减小的重量或较轻的交叉支架结构。通常,传统的交叉支架使用大规格金属部件以在斗车内形成从每一侧延伸用于支撑放置在车辆内的装载物的支架。通过在中间梁和下斜面板之间形成下水平支架,交叉支架结构可以使用较轻或较小规格的金属来形成水平部件和其它交叉支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与传统的斗车相比,下水平交叉支架允许减小斗车的空车质量,同时允许斗车运输相同或甚至更多的装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意义包括利用铰链机构来靠近中间梁或其它中心定位结构附装纵向门或摆动的纵向斜面板,其基本上减小了用于加强纵向门或摆动的纵向斜面板的需求。纵向卸料口和关联的摆动的纵向斜面板互相协作以允许增大斗车的运输能力并降低斗车的重心。在从斗车卸载的过程中,将操作机构放置在中间梁之下通常将使得操作机构远离煤或其它装载物的流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两个或多个车身的铰接有轨车。例如,第一斗车和第二斗车可以安装在三个铰接的铁路货车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形成的卸载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用于控制与铰接的铁路车辆的每个车身相关联的门或通道的打开和关闭。附图说明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优点,将以以下的书面描述结合附图作为参考,其中图1是被拆开部分的正面示意图,示出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斗车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沿图1的线2-2所取拆开部分俯视图的示意图;图3是沿图1的线3-3所取拆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其示出内部支撑结构、纵向卸料口以及在它们的第一(关闭)位置中的各个门组件的一个示例;图4是拆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示出纵向卸料口以及在它们的第二(打开)位置中的图3的各个门组件;图5是沿图4的线5-5所取拆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示出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内部支撑结构的一个示例;图6是被拆开部分的正面示意图,示出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斗车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沿图6的线7-7所取拆开部分俯视图的示意图;图8是沿图6的线8-8所取拆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其示出内部支撑结构、纵向卸料口以及在它们的第一(关闭)位置中的各个门组件的另一个示例;图9是拆开部分截面的放大示意图,示出内部支撑结构、纵向卸料口以及在它们的第一(关闭)位置中的各个门组件的另一个示例;图10是拆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示出纵向卸料口以及在它们的第二(打开)位置中的图8的各个门组件;图1lA是示出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内部支撑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1lB是示出图1lA的内部支撑结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1lC是示出图1lA的内部支撑结构侧视图的示意图;图1lD是示出图1lA的内部支撑结构的拆开部分的等距示图的示意图;图12是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内部支撑结构的可选实施例的拆开部分等距示图的示意图;图13是拆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示出操作机构一个示例,所述操作机构满足用于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包含本专利技术教导的门组件;图14是示出图13的操作机构的拆开部分等距示图的示意图;图15A至15C是被拆开部分截面的放大示意图,示出纵向卸料口和在第一、关闭位置与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各个门组件的一个示例。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考附图中的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轨车,具有底架、成对的侧壁组件和形成在所述侧壁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料斗,所述斗车包括:具有中间梁和成对侧梁的底架;在所述成对侧梁之间沿所述有轨车的大致纵向轴布置的中间梁;具有由上部和下部限定的横截面的中间梁;料斗,其具有至少两个纵向卸料口,所述卸料口靠近所述中间梁、并且沿所述中间梁的相对两侧大致纵向延伸;安装至各侧梁的各底部斜面板组件;各底部斜面板组件分别包括多个角,其以一定角度从各侧梁向内延伸至各底部索;多个金属面板,其安装至所述角的各内表面以及所述底部索;至少一个倾斜支持,其连接至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各底部索,并从其伸出;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中间梁的相邻部分配合以部分界定各纵向卸料口;各纵向卸料口邻近各底部斜面板组件中的一者大致纵向延伸;至少部分由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底部索所界定的各纵向卸料口从各侧梁间隔开;靠近每个纵向卸料口可操作地布置以控制装载物从每个料斗流动的各个卸载门组件;每个卸载门沿所述中间梁纵向延伸,并且从所述中间梁的部分可旋转地铰接,用于相对于各个纵向卸料口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可操作地耦合到每个卸载门的部分的门操作机构;多个支架,共牢固地安装在所述有轨车的所述中间梁的下方,以允许所述门操作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支架内相对于所述中间梁纵向移动;并且所述门操作机构可操作以沿所述有轨车的轴大致纵向地移动,以引起 所述卸载门在它们的第一位置和它们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03.08.26 US 60/498,1051.一种有轨车,具有底架、成对的侧壁组件和形成在所述侧壁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料斗,所述斗车包括具有中间梁和成对侧梁的底架;在所述成对侧梁之间沿所述有轨车的大致纵向轴布置的中间梁;具有由上部和下部限定的横截面的中间梁;料斗,其具有至少两个纵向卸料口,所述卸料口靠近所述中间梁、并且沿所述中间梁的相对两侧大致纵向延伸;安装至各侧梁的各底部斜面板组件;各底部斜面板组件分别包括多个角,其以一定角度从各侧梁向内延伸至各底部索; 多个金属面板,其安装至所述角的各内表面以及所述底部索;至少一个倾斜支持,其连接至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各底部索,并从其伸出;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中间梁的相邻部分配合以部分界定各纵向卸料Π ;各纵向卸料口邻近各底部斜面板组件中的一者大致纵向延伸;至少部分由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底部索所界定的各纵向卸料口从各侧梁间隔开;靠近每个纵向卸料口可操作地布置以控制装载物从每个料斗流动的各个卸载门组件;每个卸载门沿所述中间梁纵向延伸,并且从所述中间梁的部分可旋转地铰接,用于相对于各个纵向卸料口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可操作地耦合到每个卸载门的部分的门操作机构;多个支架,共牢固地安装在所述有轨车的所述中间梁的下方,以允许所述门操作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支架内相对于所述中间梁纵向移动;并且所述门操作机构可操作以沿所述有轨车的轴大致纵向地移动,以引起所述卸载门在它们的第一位置和它们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开放式斗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封闭式斗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两个料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沿与每个卸载门的铰接部分相对的边缘形成的凹入,所述凹入可操作以与所述卸料口的部分协作,以基本上使装载物从所述料斗的泄露最小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形成所述卸料口的部分的斜角元件,其中所述斜角元件可操作地接收所述凹入的部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斜角元件和所述凹入之间的垫片, 其可操作以使装载物从所述卸料口的泄露最小化。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延伸了大约二十九英尺长度的卸料口和各个卸载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沿所述中间梁紧靠地布置的铰链,所述铰链可操作以耦合所述卸载门组件至所述中间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轨车,其中所述铰链包括钢琴铰链。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各凹入,其相对于各卸载门的铰接部分,接近各卸载门的一边形成,并沿其延伸;并且各凹入可操作以与各底部斜面板组件的边缘配合以在相关卸载门处于关闭位置时使装载物从所述料斗的泄露最小化。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各侧壁组件,其分别布置在一个侧梁上,使得一对侧壁组件在中间梁的相对两侧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各倾斜支架从相关底部斜面板组件的底部索延伸至侧壁组件的上部,该侧壁组件相对于相关底部斜面板组件而布置在所述侧壁上。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还包括至少一个肋板组件,其布置并牢固安装至所述中间梁上;并且各斜支架在相关底部斜面板组件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S·克雷戈托恩约瑟夫·M·斯德拉约翰·C·赫组戈
申请(专利权)人:特里尼蒂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