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2290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涉及货运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有用于连接固定后门的摆臂,所述摆臂铰接于车厢的边板上,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门的侧边,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固定支座相铰接,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副车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后门开启角度可达到普通结构后门开启角度的2倍,物料卸载更方便、彻底;大角度的卸载物料,使得后门撞击次数减少,使其更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运车辆
,尤其是一种控制自卸车车厢的厢门运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自卸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货运车辆,常用于土方、砂石、煤炭、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其中,后向倾翻较普遍,后倾式自卸车卸料时,一般是利用前举升装置将车厢举升起来,使车厢向后倾翻。现有的后倾式自卸车车厢尾部的后门是直接铰接于车厢厢体上的,后门的上端铰接于车厢顶部,当车厢被举升倾翻时,后门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以卸出车厢内的物料。但是这种铰接结构和自重方式开启的后门角度有限,卸出物料时,后门在小开启角度下,容易受到物料的撞击,造成后门被撞坏,缩短了后门的使用寿命,并且已卸出的货物也容易顶触到后门而使后门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车厢后门闭合不严,致使物料泄漏,甚至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这种车厢后门开闭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自卸车车厢倾斜物料时后门容易受到撞击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包括有用于连接固定后门的摆臂,所述摆臂铰接于车厢的边板上,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门的侧边,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固定支座相铰接,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副车架上。上述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摆臂为三角摆臂,所述三角摆臂的一端与所述链条相连接,所述三角摆臂的另两端固定于所述后门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后门在车厢举升时,通过链条以及摆臂的杠杆作用可自行开启; 2、后门开启角度大,可达到普通结构后门开启角度的2倍;可让物料卸载更方便、彻底,卸料效率; 3、大角度的卸载物料,使得后门撞击次数减少,使其更耐用; 4、车厢后倾时,后门在摆臂作用下相对上升,避免了与已卸载的物料堆相顶触,防止了顶触产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的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主要包括有铰接于车厢4边板4-1上的三角摆臂5,固定于副车架I上的固定支座2以及连接固定支座2和三角摆臂5 —端的链条3。三角摆臂5用于连接固定后门6,在后门6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三角摆臂5,车厢4两侧边板4-1上部靠近厢体后端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铰轴5-1,三角摆臂5通过铰轴5-1铰接于边板4-1上;三角摆臂5的两端连接于后门6的侧边,另一端通过链条3与固定支座2相铰接,三角摆臂5的臂体之间连接有加强板;固定支座2对称安装于副车架I两侧,固定支座2具有转动轴2-1,链条3的一端穿装在转动轴2-1上,参见图2。自卸车的副车架I固定在车子底盘大梁上,车厢4设于副车架I上并由副车架I支撑,车厢4后端底部与副车架I末端相铰接。在有限自由度的情况下,举升装置带动车厢4举升时,厢体绕该铰接处转动,连接两侧三角摆臂5的等长度的链条3张紧到相应固定支座2的转动轴2-1上,因链条3长度固定不变,三角摆臂5以铰轴5-1为自转点,按杠杆原理,三角摆臂5带动后门6转动,使后门6开启,开启角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连接固定后门的摆臂,所述摆臂铰接于车厢的边板上,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门的侧边,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固定支座相铰接,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副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连接固定后门的摆臂,所述摆臂铰接于车厢的边板上,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门的侧边,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固定支座相铰接,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际林廖警梁冲薛志敏滕杰李敏强姚焕旭韩欣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