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管料中高频感应加热低应力高效精密下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126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20
一种棒管料中高频感应加热低应力高效精密下料方法,将棒管料放置在送料机构上,随后被送给进入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加热频率、电流大小等参数,来控制加热时间和棒管料V型槽处的表层加热深度,完成对棒管料V型槽处的快速加热,然后将完成加热的棒管料送进下料机构,棒管料定位套固定住棒管料,在棒管料的径向加载循环周向载荷,利用应力集中效应、热应力效应和棒管料的疲劳断裂机理等进行下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低、节省材料和下料质量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棒料下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金属棒料的下料广泛存在于冷挤压、模锻、金属链条销、滚动轴承滚子、销子标准件以及轴类件的备料工序中,并且在这些下料工序中,下料数量巨大,例如浙江金华地区的链条之乡每年生产金属链条长度可达上亿米,北京滚针轴承厂每年需要的滚针达上千万个。但目前传统的剪切、锯割、高能切割等下料方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材料利用率低、下料力大、生产效率低、能耗高、断面质量差等问题,不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传统的下料方法包括车床切断和锯床锯断,这两种下料方法虽然可以获得平整断面,但存在生产效率低,浪费原材料等缺点。为此,后来的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冲床或专用棒料剪切机进行剪切下料的方法,但是普通的剪切下料方法下料力大、能耗大、所下棒料断面呈现明显的马蹄形,为了满足下道工序如冷挤压的要求,不得不在普通的剪切下料后再安排一道车削平整断面的工序,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了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获得良好的断面质量,且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加工范围宽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管料中高频感应加热低应力高效精密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送料机构将棒管料(B)送入感应加热区中高频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范围为300?500°C,完成加热的时间为3?10秒;第二步,加热完成后将棒管料(B)送入下料机构中进行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管料中高频感应加热低应力高效精密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送料机构将棒管料(B)送入感应加热区中高频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力口热温度范围为300-500° C,完成加热的时间为3-10秒; 第二步,加热完成后将棒管料(B)送入下料机构中进行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管料中高频感应加热低应力高效精密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上送料轮(I)和下送料轮(5),上送料轮(I)和下送料轮(5)预先给棒管料(B)—个预紧压力,然后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上送料轮(I)和下送料轮(5)与棒管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升吨赵仁峰钟斌范淑琴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