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930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6:35
一种带传动结构,用于解决多楔带和同步带的不足之处。所述带传动结构,由传动带和带轮组成,特别之处是: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中部设置横向同步齿,在横向同步齿的两侧设有纵向多楔齿;所述带轮中部设有与横向同步齿匹配啮合的齿槽,齿槽两侧沿带轮圆周设有与纵向多楔齿匹配的楔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备多楔带与同步带优点。在传动时,传动带上的横向同步齿与带轮上的齿槽啮合传动,实现精确的动力传递;传动带上的多楔齿与带轮上的楔形槽摩擦传动,实现大功率传递。上述设计将多楔带与同步带缺点互补、优点共存,使大功率传递和精确动力传递得以同时实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传动结构,特别是具有大功率传递且可以保证精确动力传递的带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带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且其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因而在汽车技术中被普遍使用。如发动机系统的冷却风扇、水泵、压缩机、转向助力泵、正时机构等附件的动力传递都使用带传动。目前常规带传动形式很多,如多楔带、同步带、平带、圆形带、V带等,不同类型的带传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多楔带传动功率大,空间相同时比普通V带的传动功率高30% ;结构紧凑,在相同的传动功率情况下,传递装置所占空间比普通V带小25%,但是多楔带的传动精度不能保证。同步带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环行带及具有相应吻合齿槽的带轮所组成,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的优点,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但是同步带不适合传动较大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持精确传动比的条件下可传递较大功率的带传动结构。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带传动结构,它由传动带和带轮组成,特别之处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传动结构,它由传动带(1)和带轮(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1)的内表面中部设置横向同步齿(3),在横向同步齿的两侧设有纵向多楔齿(4);所述带轮(2)中部设有与横向同步齿匹配啮合的齿槽(5),齿槽两侧沿带轮圆周设有与纵向多楔齿匹配的楔形槽(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兆伟梁延召孙宾泽刘杰刘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