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组齿型V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46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54
一种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顶布层、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前述的粘合层中分布有强力层,前述的压缩层中分布有抗压层,并且,前述的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的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前述的顶布层、强力层及抗压层的浸渍处理胶乳或胶浆的主体胶种也为三元乙丙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三元乙丙胶为主要胶种,通过结构层次的合理布局,结合各层具体原料的配比使得产品的耐寒性能提高,同时,各项物理特性也大大提高,保证了产品的可靠稳定地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递机械动力的联组齿型V带,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机械类设备中。
技术介绍
早先的机械传动用V带采用单根结构,后来随着传递动力的不断增大,单根V带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出现了多根V带传动,为便于多根V带同步传动,进而又出现了联组齿型V带,目前,联组齿型V带普遍使用于大功率的机械设备。 目前,联组齿型V带普遍使用于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其主要原料采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这类的公开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27790. 9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联组V带》(授权公告号CN2844569Y),该专利以氯丁橡胶为主要原料;还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0510041413. 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联组切边V带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CN1730973A)。然而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使用条件日趋苛刻,如南北极、俄罗斯等冬天的温度都在_40°C以下。而天然橡胶的有效使用温度范围为-20 80°C,氯丁橡胶的有效使用温度为-20 100°C,超过此温度范围,联组V带的使用寿命会大幅度下降,在_40°C的使用温度下,此两类皮带都已失去弹性,寿命也仅有10小时左右。因此在寒冷地带的室外大功率设备大都不得不采用昂贵的机械传动。EPDM (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虽然有较好的耐低温和耐高温性能,但其本身的抗撕裂性差、耐动态疲劳性差、加工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传动带行业,特别是V带行业的使用,如何开发新型的EPDM联组齿型V带以满足现实需要,一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客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在-40°C 121°C范围内可以正常有效长期工作的联组齿型V带。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顶布层、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前述的粘合层中分布有强力层,前述的压缩层中分布有抗压层,并且,前述的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的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前述的顶布层、强力层及抗压层的浸溃处理胶乳或胶浆的主体胶种也为三元乙丙胶。顶布层用于保护带面,提高带面的耐磨性和耐刮刺性;强力层用于承载V带的纵向拉力;伸张层用于提高V带横向刚性,保证强力层中心受力位置;粘合层能增强强力层与其他层的粘合力,同时缓冲带体拉伸弯曲对强力层的冲击;压缩层带体主要工作面,与带轮摩擦传递动力;抗压层用于提高压缩层的抗压缩变形性和耐磨性,保证V带与带轮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都有良好配合,确保足够的传动功率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粘合层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EPDM 50. (Γ58. O ;改性胶种0 4. O ;氧化锌2. 7 3. O ;硬脂酸0. 5 O. 6 ;防老剂2. 0 3· O ;粘合剂5. 0 6· O ;碳黑17. 0 21· O ;软化剂3. (Γ6. O ;填充剂10. (Γ14. O ;交联剂2. (Γ5. O ;共交联剂0. 2 O. 5,并且,前述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59Γ50%的三元乙丙胶。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层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EPDM 54. (Γ55. O ;改性胶种1. 0 2· O ;氧化锌:2. Tl. 8 ;硬脂酸:0. 5 O. 6 ;防老剂2. 2 2. 3 ;粘合剂5. 5 5. 8 ;碳黑18. (Γ20.0 ;软化剂:3. (Γ4.0 ;填充剂11.(Γ12.0 ;交联剂4. (Γ5.0 ;共交联剂O.3 O. 4。进一步,所述伸张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 48. (Γ56. O ;改性胶种0 3. O ;氧化锌2. 2 3. 5 ;硬脂酸0. 4 O. 5 ;防老剂2. 0 3· O ;粘合剂4. 0 6· O ;碳黑10. 0 15· O ;软化剂2. 5 6.0 ;填充剂:8. (Γ12.0 ;短纤维9. (Γ15.0 ;交联剂1. 5 4. 5 ;共交联剂O.2^0. 5,并且,前述的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5°/Γ50%的三元乙丙胶。作为优选,所述伸张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51.(T53.0重量份;改性胶种0. 7 1.7 ;氧化锌2. 5 2.6 ;硬脂酸0. 4 0.5 ;防老剂2. I 2.2 ;粘合剂4. 5 4. 8 ;碳黑12. 0 14.;软化剂2. 5 2.8 ;填充剂10. (Til. O ;短纤维10. 0 13. O ;交联剂3. 5^3. 8 ;共交联剂0. 2^0. 3,并且,所述的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30% 40%的三元乙丙胶。进一步,所述压缩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 48. (Γ56. O ;改性胶种0 3. O ;氧化锌2. 2 3. 5 ;硬脂酸0. 4 O. 5 ;防老剂2. 0 3· O ;粘合剂4. 0 6· O ;碳黑10. 0 15· O ;软化剂2. 5 6.0 ;填充剂:8. (Γ12.0 ;短纤维9. (Γ15.0 ;交联剂1. 5 4. 5 ;共交联剂O.2^0. 5,并且,前述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5°/Γ50%的三元乙丙胶。作为优选,所述压缩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51.(T53.0重量份;改性胶种0. 7 1.7 ;氧化锌2. 5 2.6 ;硬脂酸0. 4 0.5 ;防老剂2. I 2.2 ;粘合剂4. 5 4. 8 ;碳黑12. 0 14.;软化剂2. 5 2.8 ;填充剂10. (Til. O ;短纤维10. 0 13. O ;交联剂3. 5^3. 8 ;共交联剂0. 2^0. 3,并且,所述的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30% 40%的三元乙丙胶。作为优选,所述的强力层为经过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的胶乳或胶浆处理聚酯材料制成的线绳。捻好的聚酯线绳先经过硬化剂浸溃,再经过RFL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溃,再涂覆一层与三元乙丙胶有良好粘合作用的粘合剂(如开姆洛克、罗门哈斯),之后在表面涂覆一层主胶种为三元乙丙的胶乳或胶浆,总涂覆层厚度为O. 15mm为宜。作为优选,所述的顶布层为经过90°或120°经纬编织的涤棉材质的帆布,并且,所述的顶布层经过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的胶乳或胶浆处理。去除水分的涤棉帆布先经过RFL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溃,再涂覆一层与三元乙丙胶有良好粘合作用的粘合剂(如开姆洛克、罗门哈斯),之后在表面涂覆一层主胶种为三元乙丙的胶乳或胶浆,总涂覆层厚度为O. 2mm为宜。作为优选,所述的抗压层为经过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的胶乳或胶浆处理的锦纶或聚酯材质的帘布,并由f 3层的相临或间隔帘布组成。烘过去除水分的锦纶或聚酯帘布先经过RFL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溃,再涂覆一层与三元乙丙胶有良好粘合作用的粘合齐U (如开姆洛克、罗门哈斯),之后在表面涂覆一层主胶种为三元乙丙的胶乳或胶浆,总涂覆层厚度为O. 2mm为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三元乙丙胶为主要胶种,通过结构层次的合理布局,结合各层具体原料的配比使得产品的耐寒性能提高,同时,各项物理特性也大大提高,保证了产品的可靠稳定地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顶布层、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前述的粘合层中分布有强力层,前述的压缩层中分布有抗压层,并且,前述的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的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前述的顶布层、强力层及抗压层的浸渍处理胶乳或胶浆的主体胶种也为三元乙丙胶;所述伸张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48.0~56.0;改性胶种:0~3.0;氧化锌:2.2~3.5;硬脂酸:0.4~0.5;防老剂:2.0~3.0;粘合剂:4.0~6.0;碳黑:10.0~15.0;软化剂:2.5~6.0;填充剂:8.0~12.0;短纤维:9.0~15.0;交联剂:1.5~4.5;共交联剂:0.2~0.5,并且,前述的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5%~50%的三元乙丙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顶布层、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前述的粘合层中分布有强力层,前述的压缩层中分布有抗压层,并且,前述的伸张层、粘合层及压缩层的主体胶种为三元乙丙胶,前述的顶布层、强力层及抗压层的浸溃处理胶乳或胶浆的主体胶种也为三元乙丙胶; 所述伸张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 :48. (Γ56. O ;改性胶种0 3.0 ;氧化锌2. 2 3. 5 ;硬脂酸0. 4 O. 5 ;防老剂2. 0 3· O ;粘合剂4. 0 6· O ;碳黑10. 0 15· O ;软化剂2. 5 6. O ;填充剂8. 0 12· O ;短纤维:9. 0 15· O ;交联剂1. 5 4. 5 ;共交联剂0. 2 O. 5,并且,前述的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59Γ50%的三元乙丙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EPDM 50. 0 58· O ;改性胶种:0 4· O ;氧化锌2. 7 3. O ;硬脂酸0. 5 O. 6 ;防老剂2.0 3· O ;粘合剂5. 0 6· O ;碳黑17. 0 21· O ;软化剂3. 0 6· O ;填充剂10. 0 14· O ;交联剂2. (Γ5.0 ;共交联剂0. 2 0. 5,并且,前述改性胶种为经甲基丙烯酸盐类接枝改性的接枝量为5°/Γ50%的三元乙丙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EPDM 54. 0 55· O ;改性胶种:I. 0 2· O ;氧化锌2. 7 2. 8 ;硬脂酸0. 5 O. 6 ;防老剂2.2 2. 3 ;粘合剂5. 5 5. 8 ;碳黑18. 0 20· O ;软化剂3. 0 4· O ;填充剂11. 0 12· O ;交联剂4. 0 5· O ;共交联剂0. 3 O. 4。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组齿型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张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EPDM 51. 0 53· O重量份;改性胶种:0· 7 I. 7 ;氧化锌2. 5 2. 6 ;硬脂酸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