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0508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1:46
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包括水泵,冷凝器、蒸馏塔、PLC控制器,所述蒸馏塔包括外壳、换热器,所述外壳将换热器壳体包围住,换热器壳体的顶部设有原水入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水泵的出水管经过冷凝器与原水入口连接,外壳与换热器之间构成的蒸汽发生腔上端设有二次蒸汽出管,该二次蒸汽出管与冷凝器顶部连接,蒸汽发生腔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该冷凝水出口与冷凝器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新颖奇特、工艺完整、稳定高效等特点。其利用高温蒸馏,高温蒸汽将水源蒸馏,然后通过若干次的重复蒸馏,此种方法产生的注射用水水质稳定、纯度高、细菌内毒素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注射用水的各项质量指标的规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为了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且同时控制细菌内毒素的水平,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在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消毒/灭菌设施;二是管路分配系统从传统的送水管路演变为循环管路。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贮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贮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贮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贮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注射用水系统是由水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分配泵及管网等组成的。制水系统存在着由原水及制水系统外部原因所致的外部污染的可能,而原水的污染则是制水系统最主要的外部污染源。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均明确要求制药用水的原水至少要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若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的,先要采取预净化措施。由于大肠杆菌是水质遭受明显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包括水泵,冷凝器、蒸馏塔、PLC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蒸馏塔包括外壳、换热器,所述外壳将换热器壳体包围住,换热器壳体的顶部设有原水入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水泵的出水管经过冷凝器与原水入口连接,外壳与换热器之间构成的蒸汽发生腔上端设有二次蒸汽出管,该二次蒸汽出管与冷凝器顶部连接,蒸汽发生腔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该冷凝水出口与冷凝器顶部连接;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上圆板、换热器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下圆板,上圆板、下圆板形成的封闭加热腔与加热蒸汽管连接,在上、下圆板之间穿置有过水管,该过水管与蒸汽发生腔连通;所述冷凝器底部与蒸馏水出管连接,该蒸馏水出管上设有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包括水泵,冷凝器、蒸馏塔、PLC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蒸馏塔包括外壳、换热器,所述外壳将换热器壳体包围住,换热器壳体的顶部设有原水入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水泵的出水管经过冷凝器与原水入口连接,外壳与换热器之间构成的蒸汽发生腔上端设有二次蒸汽出管,该二次蒸汽出管与冷凝器顶部连接,蒸汽发生腔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该冷凝水出口与冷凝器顶部连接;
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上圆板、换热器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下圆板,上圆板、下圆板形成的封闭加热腔与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登银唐秀军王小民姚本海胥云朱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