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267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座椅,它包括椅面、靠背、头靠、安全带、安全带卡扣、气垫,所述座椅安装在气垫上,安全带设置在靠背上,安全带卡扣设置在椅面上,安全带与安全带卡扣相配,背靠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背靠的中部设有突起部,椅面和靠背夹角95°,目的在于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舒适的驾驶员用座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是一种车用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很多车子都是国外品牌,设计师是按照他本国的标准来设计驾驶员座椅的,在国内使用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驾驶员们长时间乘坐后会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舒适的驾驶员用座椅。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驾驶员用座椅,包括椅面、靠背、头靠、安全带、安全带卡扣、气垫,所述座椅安装在气垫上,所述安全带设置在靠背上,所述安全带卡扣设置在椅面上,所述安全带与安全带卡扣相配,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所述背靠的中部设有突起部,所述椅面和靠背夹角95°。本技术所述座面大小为50*48cm ,所述椅背大小为52*90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座椅是按照中国人的尺寸进行设计,背靠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能够托起头部,减少头部重量,背靠中部突起与驾驶员的背部相配,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该驾驶员用座椅包括椅面1、靠背2、头靠3、安全带4、安全带卡扣5、气垫6,所述椅面I安装在气垫6上,所述背靠2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3,背靠2的中部设有突起部21,所述椅面I和靠背2夹角95°,所述安全带4设置在靠背2上,所述安全带卡扣5设置在椅面I上,所述安全带4与安全带卡扣5相配。该座椅是按照中国人的尺寸进行设计,背靠2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3能够托起头部,减少头部重量,背靠2中部的突起部21与驾驶员的背部相配,椅面I与靠背2的配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只需拉动安全带4扣入安全带卡扣5中,就能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座面大小为50*48cm ,所述椅背大小为52*90cm。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驾驶员用座椅,包括椅面、靠背、头靠、安全带、安全带卡扣、气垫,所述座椅安装在气垫上,所述安全带设置在靠背上,所述安全带卡扣设置在椅面上,所述安全带与安全带卡扣相配,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所述靠背的中部设有突起部,所述椅面和靠背夹角9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大小为50*48cm,所述椅背大小为52*90c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是一种车用座椅,它包括椅面、靠背、头靠、安全带、安全带卡扣、气垫,所述座椅安装在气垫上,安全带设置在靠背上,安全带卡扣设置在椅面上,安全带与安全带卡扣相配,背靠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背靠的中部设有突起部,椅面和靠背夹角95°,目的在于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舒适的驾驶员用座椅。文档编号B60N2/48GK202827220SQ20122045462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永阁, 陈苑, 赖鹏, 朱文鑫, 曹开杰, 樊永真 申请人:中国美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员用座椅,包括椅面、靠背、头靠、安全带、安全带卡扣、气垫,所述座椅安装在气垫上,所述安全带设置在靠背上,所述安全带卡扣设置在椅面上,所述安全带与安全带卡扣相配,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上部突起形成头靠,所述靠背的中部设有突起部,所述椅面和靠背夹角9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阁陈苑赖鹏朱文鑫曹开杰樊永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美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