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5年11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18646号并根据35USC119要求其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存在配备有主体安全气囊和一对侧部室(延伸部)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安全气囊充气且从方向盘的非旋转轮垫部朝向车辆后侧展开,所述一对侧部室充气且从主体安全气囊的在两个车辆横向方向侧的侧部朝向车辆后侧展开(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13-014176号)。在JP-A第2013-014176号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就座于驾驶员座椅中的乘员的头部(以下也称为“乘员头部”)随着碰撞体相对于车辆前表面倾斜地碰撞的斜向碰撞而朝向车辆斜前侧移动的情况下,乘员头部通过侧部室中的一个来约束。需要注意的是,例如,除了JP-A第2013-014176号,欧洲专利第1323618号、JP-A第2006-205830号、JP-A第2007-296980号、JP-A第2008-062714号和JP-A第2015-11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方向盘,其可旋转地支撑在车身处;轮垫部,其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中央部处,并且不相对于所述车身旋转;主体安全气囊,其容纳在所述轮垫部内,并且所述主体安全气囊构造成接收气体供给从而充气并在所述方向盘的车辆后侧展开;侧部室,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车辆横向方向上的侧部处,并且所述侧部室构造为接收来自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气体供给从而充气并从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所述侧部朝向所述车辆后侧展开;以及调节拴系绳,其将所述主体安全气囊连接至所述侧部室的后部或前后方向中间部,并且所述调节拴系绳限制所述侧部室沿所述车辆横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中心的一侧倒塌。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06 JP 2015-2186461.一种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方向盘,其可旋转地支撑在车身处;轮垫部,其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中央部处,并且不相对于所述车身旋转;主体安全气囊,其容纳在所述轮垫部内,并且所述主体安全气囊构造成接收气体供给从而充气并在所述方向盘的车辆后侧展开;侧部室,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车辆横向方向上的侧部处,并且所述侧部室构造为接收来自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气体供给从而充气并从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所述侧部朝向所述车辆后侧展开;以及调节拴系绳,其将所述主体安全气囊连接至所述侧部室的后部或前后方向中间部,并且所述调节拴系绳限制所述侧部室沿所述车辆横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中心的一侧倒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拴系绳具有连接至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主体侧连接部,以及连接至所述侧部室的室侧连接部,并且当从车辆横向方向外侧观看使面向车辆前侧的乘员头部接触已充气并展开的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所述车辆后侧处的后表面和已充气并展开的所述侧部室的主体安全气囊侧处的内侧表面两者的头部接触状态时,所述室侧连接部定位成比所述乘员头部的重心靠所述车辆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高度方向上侧观看已充气并展开的所述主体安全气囊时,所述主体侧连接部相对于沿着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定位于在所述车辆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侧部室的相反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室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侧部室的上表面处,所述主体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安全气囊的上表面处,并且当从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外侧观看所述头部接触状态时,所述室侧连接部和所述主体侧连接部定位成比所述乘员头部靠车辆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当从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外侧观看所述头部接触状态时,所述室侧连接部和所述主体侧连接部定位成比所述乘员头部的顶部靠所述车辆上侧。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当从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外侧观看所述头部接触状态时,所述乘员头部的所述重心与所述侧部室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当从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外侧观看所述头部接触状态时,所述侧部室与整个所述乘员头部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驾驶员座椅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安全气囊充气并且在所述方向盘和就座在驾驶员座椅中的乘员的乘员头部之间展开,在处于充气且展开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渡瀬修,中岛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