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航空发动机叶 片电液束小孔加工过程的自动监测处理,属于加工监测
技术背景电液束加工的小孔无再铸层、无微裂纹、无热影响区,因而在采用 单晶合金材料的高推比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的制造中,电液束成为必须 的冷加工小孔工艺技术。随着发动机冷效的提高,叶片表面小孔的分布 密度也进一步提高,小孔加工的数量呈级数增加,所以,提高电液束加 工的效率,使之成为高效加工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在加工具有 内部空腔结构的工件(例如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的小孔时,从工艺上 要求在小孔加工穿透时,应及时发讯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发出换位 加工指令以完成一个自动过程。在电液束加工工件穿透信号采集技术上, 据报道国外采用高频发射的方法获取,但具体原理以及信号源并不清楚。 且由于国外采取高度保密封锁,无法准确取得技术途径。目前我国在加 工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判断小孔穿透,加工中的监测和相应控制主要采用 人工手动删除进给余程来实现。现有技术不足及改进电液束加工技术中现有的人工监测控制方式,效率低、失误率高、 劳动强度大,极大地限制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液束加工穿透监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1)将接触型液面传感器(1)固定在电极(2)末端斜上方,接触型液面传感器(1)与电极之间的角度为40°~50°; (2)在工作箱(3)内或外安装数字摄像机(4)对加工区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电极(2)末端区域始终位于监测范围内; (3)加工过程中,以电极(2)进入工件(5)时的返液物理现象为加工监测源,用接触型液面传感器(1)采集液位信号,经信号放大器(6)放大后输出至可编程控制器(8),液位信号消失3秒作为加工穿透判定条件一,同时用数字摄像机(4)实时采集视觉图像并输出至图象处理机(7),图象处理机(7)将图象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岐,殷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