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处理方法、成像方法以及成像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9718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在与墨水接触时它通过与在墨水中的色料反应以便使得色料凝结在一起来改善形成在介质上的图像质量,所述墨水包括水和将在水中离子化的色料或通过与在水中具有离子特性的组分吸附而在水中离子化的色料。该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包括阳离子组分和能够让水酸化的组分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发泡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不可溶于水的脂肪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方法、成 像方法以及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其中采用从喷墨头喷射 出的墨滴根据图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例如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或设备中,通过防止在记录介质上出现渗色(color bleeding)和羽化(feathering)效果来改善图像质量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喷墨记录技术中,通过让墨水通过小(喷射)喷嘴并且通过采用例如 按需加压方法或电荷控制方法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例如片材上来将墨水 分成墨滴。这种技术优选用在各种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 中。期望将这些喷墨记录技术进一步发展为用于将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 的图像记录方法,因为墨水直接喷射到记录介质上,这与例如作为在使用 了感光体的设备中所采用的间接打印类型技术的电摄影记录技术相比能够 减小设备的尺寸并且使得该设备制造更加容易。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喷墨记录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A和1B所示,在 如图1A所示包括其主要成分为水的媒液61和包括色料和染料并且分散在 i某液61中的色料62的墨滴63 ^^喷墨头喷射出并且如图1B所示一样施加 到介质64例如无涂层纸例如高质量纸和粗糙纸上时,媒液61和色料62 沿着介质(片材)64的纸浆纤维(未示出)的方向渗透。由于在片材表面上沿 着纸浆纤维方向渗透,所以墨水横向流动以形成被称为"羽化,,的锯齿状 墨滴。另外,在形成彩色图像中,在片材上形成第一颜色墨滴层之后,在 片材上还没有干的第 一颜色墨滴层上喷射第二颜色墨滴,从而使得第二颜 色墨滴形状变形并且导致墨水在片材表面上流动,由此产生出被称为"渗 色"的墨水渗出。另外,大部分色料62会在片材内部渗透,这会降低在 片材表面上的图像密度并且提高在片材背面上的密度,该现象被称为"图像穿透"。另外,墨滴在渗透到片材内之前与在片材表面上的其它墨滴接 触时,那些墨滴汇合以形成其尺寸为正常墨滴两倍以上的所谓"墨J朱"的 墨滴并且出现粒状。也就是说,如上所述,施加到记录介质例如片材和树 脂薄膜表面上的墨滴会渗透到介质背面(穿透),在连续打印时附着到另一 张片材的背面上(被称为"蹭脏"),并且造成羽化、成珠、渗色和斑点, 即在记录介质上的墨滴密度不均匀。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根据专利文献1至3,可以通过刚好在将墨滴喷 射到记录介质表面上之前在记录介质例如高质量纸或粗糙纸的记录表面上 施加处理液(下面被称为"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从而通过图像质量改 进处理液使得所喷射的墨滴固着在记录介质表面上,来防止这种羽化和渗色。接下来将参照这些附图对该现有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A所示, 在采用高质量纸或粗糙纸作为介质(片材)64时,在将墨滴63施力口(喷射)到 介质(片材)64的表面上之前提前将用于使墨滴63的色料62固着的图像质 量改进处理液65施加在介质(片材)64的表面上,以形成图像质量改进处理 液层,从而通过喷射到介质(片材)64的表面上的墨滴63来形成高质量图 像。如图2B和2C所示,在将墨滴63喷射到已形成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 液层上时,在墨滴63中的色料62凝结并且固着在一起,从而不会沿着介 质(片材)的纸浆纤维的方向渗透。因此,色料62保持在介质(片材)64的表 面上,并且另一方面媒液61渗透进介质(片材)64中。该特征使之能够防止 羽化、渗色、图像密度降低以及图像的穿透。同样,在采用树脂薄膜作为 介质(片材)64时,媒液61保持在薄膜表面上,但是色料62难以运动,因 为由于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64的缘故色料62容易凝结,由此能够防止渗 色。为了使得包含在墨滴63中的色料62能够凝结,在墨滴63中的色料 62自身需要带有正电或负电。染料自身在水中离子化为阴离子或阳离子。 另一方面,在采用自扩散型色料作为色料时,自扩散型色料自身在水中离 子化为阴离子或阳离子。另外,在采用颜料扩散剂时,颜料扩散剂吸附到 颜料上并且在水中离子化为阴离子或阳离子。因此或者同样地,由颜料扩 散剂吸附的颜料自身离子化为阴离子或阳离子。通常,色料带负电并且分 散在墨水中。图3A至3C显示出图^象质量改进处理液的第一工作原理。图3A显出具有水的墨水,其中色料62离子化为阴离子并且分散。在如图3B所示 墨水与具有酸性并且包括大量正质子(正电荷)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接触时,为阴离子的色料62通过在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中的大量正质子相互 静电耦合,从而色料62如图3C所示一样凝结在一起。图4A至4C显示出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的第二工作原理。图4A显示 出具有水的墨水,其中色料62离子化为阴离子并且分散。在如图4B所示 墨水与包括有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组分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接触时,为 阴离子的色料62通过在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中的阳离子组分相互静电耦 合,从而色料62如图4C所示一样凝结在一起。但是,为了向记录介质施加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已经采用了用于产 生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液滴的专用喷墨头。因此,根据包含在图像质量改 进处理液中的组分,喷墨头的喷孔会堵塞,这样缺乏可靠性。另外,为了 在喷墨头中成功地产生出墨滴,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的粘性需要和水一样 低,这限制了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的最大粘性。由于这种限制,会出现这 样的情况,例如即使在存在能够有效防止墨水渗色但是粘性较高的图像质 量改进处理液时,也不能使用该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并且不可能充分提 高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的浓度以便改进打印图像质量。因此,采用图像质 量改进处理液进行处理的自由度有限,由此使之难以采用能够明显防止渗 色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专利文献4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通过使 用涂布辊将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涂覆到记录介质(片材)的打印表面上。根 据这项技术,可以扩大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的粘性范围(即提高粘性),并 且可以在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中包括各种能够有效改善具有更高密度的图 像的质量的组分。另 一 方面,还已知施加在介质例如片材上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越 少,则在成像设备中消耗的定影液就越少。因此,可以降低打印成本,并 且可以减少干燥时间以便提供快速打印。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06-205465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01-301138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S64-9279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06-45522但是,仍然存在缺点。图5A至5C显示出其中通过使用涂布辊73将 处于液态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71简单地施加在介质(片材)72例如高质量 纸的表面上的情况。在该情况中,如上所述,为了减少施加在介质(片 材)72的表面上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量,需要降低形成在涂布辊73的表 面上的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的厚度(参见图5A)。另外,由于介质(片材)72 的打印表面通常具有凸起部分和凹入部分,所以介质(片材)72的打印表面 不能完全与涂布辊73的表面接触(参见图5B)。因此,这样薄厚度的图像 质量改进处理液71不能完全施加在介质(片材)72的打印表面上(参见图 5C)。更具体地说,在假设要将20mg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施加到A4片材 的打印表面上时,形成在涂布辊73的表面上的液态图^f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在与墨水接触时,它通过与在墨水中的色料反应以便使得色料凝结在一起来改善形成在介质上的图像质量,所述墨水包括水和在水中离子化的色料或由于与在水中具有离子特性的组分吸附而在水中离子化的色料,该图像质量改进处理液其特征在于: 阳离子组分和能够让水酸化的组分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发泡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不可溶于水的脂肪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野泰男菅原智明市村实纪泉川学松本和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