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以及使用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0800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图像形成系统以及使用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方法,不导致成本上升和大型化,对能够容纳的最大尺寸的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和短边侧进行后处理。本申请发明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其长边方向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图像形成部,其使最大送纸宽度与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将调色剂像印刷于记录材料;副供纸部能够独立于供纸部向图像形成部供给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接受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对记录材料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以及与输送方向平行的边侧中的任意一方实施后处理。根据对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后处理的情况、和对短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择一地选择供纸部和副供纸部作为供纸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以及使用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复合具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之类的各种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办公室等广泛使用由基于经由原稿读取或网络获得的数字图像数据而印刷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接受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而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此处,后处理是指用装订机来装订记录材料的装订处理、在记录材料上穿设归档用的穿孔的穿孔处理这样的各种作业。近年来,将这种图像形成系统引入例如SOHO (小型办公、家居办公)、个人商店等小规模事务所的要求不断增高。而且,由于小规模事务所的室内空间大多没有多余的空间,因 此期望使图像形成系统的设置空间尽量小。关于这点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即在图像形成部的上方配置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并在设置于图像读取部和图像形成部之间的排纸空间内装入后处理装置来实现节省空间。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采用以下构成使图像形成部的最大送纸宽度与供纸部能够容纳的最大尺寸即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尺寸一致,将最大记录材料从短边侧向图像形成部送纸并排出。而且,专利文献I所述的后处理装置是仅对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中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沿送纸宽度方向的边侧)进行后处理的简单装置。因此对最大记录材料的后处理是仅对短边侧实施。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155566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构成中,不能对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进行后处理。假设想对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进行后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列举出替换成对沿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边侧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或对记录材料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以及与输送方向平行的边侧都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在上述前者的情况下,由于需要2台后处理装置,因此导致成本上升。在上述后者的情况下,由于后处理装置的构造本身复杂,因此不仅导致成本上升,而且也会使后处理装置大型化,成为违背节省空间这种原来意图的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将解决上述问题点作为技术课题。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其长边方向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以便将作为能够容纳的最大尺寸的最大记录材料从长边侧进行供给;图像形成部,其使最大送纸宽度与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将与数字图像数据对应的调色剂像印刷于记录材料;以及副供纸部,其独立于上述供纸部、能够向上述图像形成部供给上述最大记录材料,上述后处理装置,其接受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并对上述记录材料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以及与输送方向平行的边侧中的任意一方实施后处理,根据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和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而择一地选择上述供纸部或上述副供纸部来作为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供纸源。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基础上,上述后处理装置构成为作为上述后处理,能够执行对记录材料进行装订固定的装订处理以及对记录材料穿设穿孔的穿孔处理中的至少一方。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基础上,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图像读取部,其以使作为能够载置于原稿台的最大尺寸的最大原稿的长边方向与上述图像形成部的送纸宽度方向以及上述供纸部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方;排纸贮存部,其配置在上述图像读取部与上述图像形成部之间,将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排出,上述后处理装置构成为能够附设于上述排纸贮存部,以便进入上述排纸贮存部内。 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基础上,上述供纸部具备能够拆装的供纸盒,上述记录材料容纳在上述供纸盒的框体内,并且上述框体的沿着上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大小,小于上述框体的沿着与上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大小。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基础上,上述副供纸部是手动供纸部,具备能够容纳的手动托盘。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后处理方法,是使用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对印刷完毕的上述最大记录材料进行后处理的方法,上述后处理装置对记录材料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实施后处理,在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下,以横向进给的方式从上述供纸部供给上述最大记录材料,在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下,以纵向进给的方式从上述副供纸部供给上述最大记录材料。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根据对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后处理的情况、和对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侧实施后处理的情况,而择一地选择供纸部或副供纸部作为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供纸源,所以即便后处理装置是仅对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中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沿送纸宽度方向的边侧)进行后处理的简单的构造,仅用该简单构造的后处理装置,就能够不导致成本提高和大型化,而且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和短边侧均能够进行后处理。因此起到成为用户方便使用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MFP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省略了 ADF的状态下的MFP的俯视图。图3是MFP的右侧视图。图4是表示装置主体的内部构造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说明利用MFP进行复印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图6是表示装置主体的内部构造的放大正面剖视图。图7是表示读取中心线和送纸中心线的关系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读取中心线和送纸中心线的关系的概要侧视说明图。图9是安装了内部装订器的状态下的MFP的正面剖视图。图10是内部装订器的放大正面剖视图。图11 (a)是对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后处理时的说明图,(b)是对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侧实施后处理时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V··读取中心线;CP…送纸中心线;Ρ··]\ΤΡ (图像形成装置);2…装 置主体;5…图像读取部;6…图像形成部;7…供纸部;7a…手动供纸部;8…排纸贮存部(排纸空间);9…操作面板(操作部);28…定影器;31…供纸盒;35…手动托盘(副供纸部);70···内部装订器(后处理装置);90…装订单元(后处理单元);91…外部供纸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申请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位置的用语(例如“左右”、“上下”等)的情况下,在图4中将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作为正面,并以该方向作为基准。这些用语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首先,参照图f图3,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复合机I (以下称MFP)进行说明。MFPl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这类的多种功能,例如能够经由LAN、电话线路这类的网络(通信网)进行数据收发。S卩,MFPl是能够将从原稿读取后进行了数字转换的数字图像数据经由网络输出至其他计算机,或经由网络从其他计算机输入数字图像数据并执行基于该数字图像数据的印刷,或进行FAX数据的收发的装置。在MFPl的装置主体2的上部设置有由扫描部3和自动原稿输送部4(以下称ADF)构成的图像读取部5。图像读取部5构成为使扫描部3和ADF4同步动作,从放置在ADF4上的每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其长边方向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以便将作为能够容纳的最大尺寸的最大记录材料从长边侧进行供给;图像形成部,其使最大送纸宽度与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将与数字图像数据对应的调色剂像印刷于记录材料;以及副供纸部,其独立于上述供纸部、能够向上述图像形成部供给上述最大记录材料,上述后处理装置接受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并对上述记录材料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以及与输送方向平行的边侧中的任意一方实施后处理,根据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和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而择一地选择上述供纸部或上述副供纸部来作为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供纸源。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16 JP 2011-134532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供纸部,其长边方向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以便将作为能够容纳的最大尺寸的最大记录材料从长边侧进行供给; 图像形成部,其使最大送纸宽度与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将与数字图像数据对应的调色剂像印刷于记录材料;以及 副供纸部,其独立于上述供纸部、能够向上述图像形成部供给上述最大记录材料,上述后处理装置接受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并对上述记录材料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边侧以及与输送方向平行的边侧中的任意一方实施后处理, 根据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和对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短边侧实施上述后处理的情况,而择一地选择上述供纸部或上述副供纸部来作为上述最大记录材料的供纸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装置构成为作为上述后处理,能够执行对记录材料进行装订固定的装订处理以及对记录材料穿设穿孔的穿孔处理中的至少一方。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 图像读取部,其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仙道宏永岛照夫冈田修仓桥秀幸鹤谦治中村繁夫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