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测定在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标记而检测恶性肿瘤细胞的方法。所述恶性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测定被检试样中的细胞表面的LR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可用作使用了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组 织等的癌症诊断的细胞表面标记,通过检查其有无表达,从而也可应用于癌症治疗的效果 判定、复发的监测。进而,近年来广泛进行以在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为靶标的抗体医 药品的开发。基于抗体医药品的治疗方法通过选择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量非常少 的抗原作为靶标,从而作为对正常细胞造成的影响为最小限度且可期待对肿瘤细胞选择 性高的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而备受关注。作为抗体医药品有效成分的抗体的作用机制 (mechanism)多种多样,例如使用针对在B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CD20抗原制作的单克隆抗 体的属于B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对肿瘤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抗体 依赖性细胞毒(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DCC)活性、补体依赖性细 胞毒(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Q)C)活性等作用。另外,使放射性同位素键 合于抗⑶20单克隆抗体而得的乾(9°Y)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 tiuxetan)在利用抗体 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的基础上,还可预见基于放射线的治疗效果,对复发、难治性B淋巴瘤 治疗的有用性得到确认。但是,现状是对肿瘤的治疗有用的单克隆抗体被限定在转移性乳腺癌、急性骨髓 性白血病、顽固性慢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某些肿瘤种类。因此,正在广泛开展可应用于癌症诊断、基于抗体医药品的癌症治疗的对肿瘤细 胞特异的新型细胞表面标记的探索。LRll (LDL receptor relative withl I ligand-binding repeats)被鉴定为具有 LDL受体家族中特征性结构的新型LDL受体样蛋白质(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I)。LRll被 报告在因平滑肌细胞游走和增殖而形成的血管内膜肥厚部位,表达特异性亢进(非专利文 献2)。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存在可溶性LR11,以及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血液 中的可溶性LRll浓度与健康人相比显著地为高值(专利文献2)。进而,本专利技术人等开发了 简便、准确地测定血液、脊髓液中的可溶性LRll的方法(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测定了 在各种疾病中的可溶性LRll浓度,结果确认在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之类 的造血器官肿瘤疾病中呈现异常高值,发现血液中的可溶性LRll成为新的肿瘤标记(专利 文献4)。但是,可溶性LRll不一定在所有造血器官肿瘤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均呈现异常高 值,其理由仍不明确。另一方面,非专利文献5中报告了 LRll的mRNA在宽范围的来源于人的组织(神经 组织、肝脏、脑、外周血白细胞)中表达。进而,记载有如下内容在人骨髓细胞中的干细胞存 在的⑶34 +⑶38 —组分(骨髓性白血病细胞)中,LRl I的mRNA表达亢进,以及虽然未示出 数据,但LRll的mRNA在部分造血器官肿瘤培养细胞中也表达。但是,非专利文献5仅进行了在含有培养细胞的血液前体细胞方面的概括性的基因表达分析,没有关于在蛋白质水平上表达LRll的组织的记载,也完全没有关于造血器官肿瘤与LRllmRNA表达的关系的记载。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63988号公报专利文献2 :TO2008/155891 专利文献 3 W02009/116268专利文献4 :日本特愿2009-285492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J. Biol. Chem. 1996; 271,24761-24768非专利文献2 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 1999; 19, 2687-2695非专利文献3 J. Clin.1nvest. 2008; 118, 2733-2746非专利文献4 :C1 in. Chem. 2009; 55,1801-1808非专利文献5 !Experimental Hematology2000; 28, 1286-129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通过测定在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标记而进行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以对恶性肿瘤细胞的表面蛋白质特异的抗体为有效成分的恶性肿瘤治疗药。本专利技术人等制作抗LRll抗体并研究其反应性,结果发现可分别检测造血器官肿瘤细胞株溶解液中的LRll和被分泌于该造血器官肿瘤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中的LRlI。另外,发现若将骨髓组织进行免疫染色,则不仅在血清中的可溶性LRll浓度为高值的造血器官肿瘤患者中LRll为阳性,在血清中的可溶性LRll浓度为正常范围(根据非专利文献4等) 的造血器官肿瘤患者中也存在LRll成为阳性的情况。进而,本专利技术人等使用所制作的抗LRll抗体来进行流式细胞术,结果首次确认 LRll在很多来源于造血器官肿瘤的细胞株的表面表达。另外,确认LRll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的未成熟单细胞组分中表达,以及虽然LRll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中的成熟B细胞中不表达,但LRll在分化过程的未成熟B细胞组分中表达。另一方面,确认在来源于上皮性恶性肿瘤的细胞株中LRll也在细胞表面表达。根据这样的见解, 发现通过测定被检试样中的细胞表面的LR11,从而在血中的可溶性LRll浓度不是显著高值的情况下,也可特异性地检测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以及LRll因在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表达而能够成为抗体医药品的靶分子,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测定被检试样中的细胞表面的LRlI。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被检试样中的细胞表面的LRlI。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恶性肿瘤治疗药,其是以对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LRll特异的抗体为有效成分的恶性肿瘤治疗药。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体,其是用以治疗恶性肿瘤的对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LRll特异的抗体。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途,其是对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LRll特异的抗体在制造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给予对恶性肿瘤细胞表 面的LRll特异的抗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侵害性低的方法高精度地检测恶性肿瘤、特别是造血器官肿 瘤或上皮性恶性肿瘤,可得到在判断恶性肿瘤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效果 判定、复发的危险性和复发的有无之际有用的信息。另外,可通过特异性地攻击恶性肿瘤细 胞而治疗恶性肿瘤。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细胞溶解液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来检测LRll在各种造血器官肿瘤 细胞株中的表达的图。图2为示出通过流式细胞术来分析LRll在各种造血器官肿瘤细胞株的细胞表面 表达的结果的图。图3为示出通过流式细胞术来分析CD14和LRll在健康人和急性骨髓单细胞性白 血病患者外周血的细胞表面表达的结果的图。图4为示出通过流式细胞术来分析⑶19和LRll在健康人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 者外周血的细胞表面表达的结果的图。图5为通过免疫染色来检测LRll在来源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组织中的表达 的图。图6为示出通过流式细胞术来分析LRll在来源于胆囊癌的细胞株的细胞表面表 达的结果的图。图7为使用N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5 JP 2010-1610371.一种检测恶性肿瘤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被检试样中的细胞表面的LR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恶性肿瘤为造血器官肿瘤或上皮性恶性肿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造血器官肿瘤为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白血病为急性白血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恶性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皮性恶性肿瘤选自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 前列腺癌、膀胱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结肠癌、大肠癌、肾癌、胆囊癌、神经肿 瘤、及恶性黑色素瘤。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沼宏幸,田久保耕平,深町勇,吉田彩舟,武城英明,中世古知昭,斋藤康,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