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强度和导热率优良的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364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至抑制高温强度降低的组成,同时极力减少Mn含量并减少向铝的固溶,提供高温强度和导热率优良的铝合金。该铝合金具有以下成分组成:含有12~16质量%的Si、0.1~2.5质量%的Ni、3~5质量%的Cu、0.3~1.2质量%的Mg、0.3~1.5质量%的Fe、0.004~0.02质量%的P以及0~0.1质量%的Mn,根据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含有1种以上的0.01~0.1质量%的V、0.01~0.6质量%的Zr、0.01~0.2质量%的Cr、0.01~0.2质量%的Ti。对具有这种成分组成的铝合金熔融液体,以液相线以上的温度照射超声波,在超声波照射结束后100秒以内进行铸造而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活塞等中使用的。
技术介绍
铝合金通常温度越高强度越低。因此汽车用活塞等在高温下使用的铝合金,为了维持高温强度,一直以来会增加S1、Cu、N1、Mg、Fe及Mn等的添加量,从而使第二相粒子等的晶析物增加。这些用于提高高温强度的添加元素中,Mn是为了改良Fe系化合物而添加的。Fe系化合物虽然对提高高温强度有效,但有发生粗大化成为针状的倾向,若发生粗大化则机械性质会降低。因此,添加Mn来实现Fe系化合物的a化(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4075523号公报及第4026563号公报)。另外一方面,增加添加量时,晶析物会发生粗大化并以此为起点容易产生破坏从而室温强度降低。因此,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216239号公报中公开的,为了减少室温强度的降低,在铝合金的铸造时对铝合金熔融液体以液相线以上的温度下照射超声波来抑制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即实现组织的微细化。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日本专利第4075523号公报或第4026563号公报中提出的,为了达到提高铝的高温强度的目的而添加Mn时,一部分固溶于铝中而使铝合金的导热率降低。若将这种合金用于活塞等在高温下使用的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6 JP 2010-1611671.高温强度和导热优良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含有12 16质量%的31、0.Γ2. 5质量%的N1、3 5质量%的Cu,O. 3 1. 2质量%的Mg,O. 3 1. 5质量%的Fe,O. 004 O. 02质量%的P,其余部分具有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2.高温强度和导热优良的铝合金,其含有12 16质量%的31、0.广2.5质量%的附、3 5质量%的Cu、0. 3 1. 2质量%的Mg、0. 3 1. 5质量%的Fe、0. 004 O. 02质量%的P以及O.1质量%以下的Mn,其余部分具有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劼山元泉实织田和宏石田丰堀川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