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2个变换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判断是否处于由检测器进行的绝缘判定处理中(S10),在不处于绝缘判定处理中的情况下(S10中“否”),执行使与2个变换器分别对应的载波频率(fa、fb)随机变动的随机控制(S12)。另一方面,在处于绝缘判定处理中的情况下(S10中“是”),控制装置禁止随机控制并将载波频率(fa、fb)分别固定为基准频率(fas、fbs)(S11)。基准频率(fas、fbs)被预先设定成使双方的差Δfs比预定值f1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控制,尤其涉及对多个变换器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以下称为“PWM”)控制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采用了使用变换器控制车辆行驶用的马达的系统。在电动汽车、混合 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电动车辆中,通常通过变换器控制行驶用的马达的输出转矩。 代表性地是,马达的输出转矩通过PWM控制来控制。在该PWM控制中,通过基于载波信号 (carrier信号)与电压指令的电压比较使变换器的开关元件导通截止,从而将脉冲宽度调 制电压从变换器施加到马达。因该PWM控制时的开关动作,从变换器产生噪声。关于该问题,在例如日本特开 2002-171606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通过随机切换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来降低噪声 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1606号公报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2007/026603号小册子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5-579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具有多个变换器的车辆中,当各变换器的开关频率间的差比预定值小时, 用于检测包含各变换器的车辆高压系统的绝缘不良的检测器恐怕会误检测出绝缘不良。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多个变换器的车辆 中,降低噪声并且防止绝缘不良的误检测。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控制装置是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具有电源;多个马达;多个变换 器,在电源与多个马达之间进行电力变换;绝缘电阻,用于使连接电源、多个马达以及多个 变换器的通电路径与通电路径的外部绝缘;以及检测器,经由通电路径连接于绝缘电阻,通 过进行基于判定用信号的电位的变动判定绝缘电阻是否不良的判定处理来检测绝缘电阻 的不良。判定用信号的电位,因绝缘电阻的电阻值的降低而变动,并且在多个变换器的动作 频率间的差比预定值小的情况下变动。控制装置包括判断部,判断是否处于由检测器进行 的判定处理中;和控制部,根据判断部的结果控制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在不处于判定处 理中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如下的随机控制使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的每一个任意变动, 在处于判定处理中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如下的限制控制为了避免动作频率间的差比预 定值小而限制由随机控制使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变动。优选,限制控制是如下的控制禁止随机控制的执行,将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固定以使动作频率间的差比预定值大。优选,限制控制是如下的控制在不处于同步状态的情况下维持随机控制的执行, 在处于同步状态的情况下使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错开以使动作频率间的差比预定值大, 所述同步状态是应该由随机控制控制的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间的差比预定值小的状态。优选,限制控制是如下的控制使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中任一个动作频率任意变动,以任意变动的一个动作频率为基准,一边限制其他的动作频率以使其彼此错开与预定值相应的值,一边使该其他的动作频率变动。优选,基于与多个变换器分别对应的多个载波信号和与多个变换器分别对应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比较结果,控制多个变换器的动作。控制部,通过控制多个载波信号来控制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具有多个变换器的车辆中, 能够降低噪声并且防止绝缘不良的误检测。附图说明 射。度Δ Vw 图1是马达驱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输出电位波Vw的波形图。图3是载波信号、相电压指令、脉冲宽度调制电压的波形图。图4是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图5是表示马达的转矩T以及转速N与基准频率fas、fbs的切换范围的关系的映图6是表示区域Al A4、基准频率fas、fbs、载波频率fa、fb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载波频率fa、fb间的频率差Λ f与输出电位波Vw的极大值的变动幅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载波频率fa、fb的变动范围随时间变化的图。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其I)。图10是表示控制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其2)。图11是例示由控制装置设定载波频率fa、fb的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以下图中的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原则上不重复其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控制装置的马达驱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参照图1,马达驱动控制系统I具有直流电压产生部10#、平滑电容器CN0、驱动力产生部20#和控制装置40。直流电压产生部10#包括直流电源B、系统继电器SR1、SR2、平滑电容器CNl和转换器12。直流电源B代表性地是镍氢或锂离子等的二次电池或双电荷层电容器等的蓄电装置。从直流电源B输出的直流电压Vb以及直流电流Ib分别由电压传感器10以及电流 传感器11来检测。系统继电器SRl连接在直流电源B的正极端子和正极线6之间。系统继电器SR2 连接在直流电源B的负极端子和负极线5之间。系统继电器SR1、SR2通过来自控制装置40 的控制信号而接通或断开。转换器12包括电抗器L1、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件(以下,将“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 件”简称为“开关元件”)Q1、Q2和二极管D1、D2。开关元件Ql以及Q2串联连接在正极线7 与负极线5之间。相对于开关元件Q1、Q2,分别配置有反并联二极管D1、D2。电抗器LI连 接在开关元件Ql和Q2的中间点与正极线6之间。开关元件Ql以及Q2分别通过来自控制装置40的控制信号SI以及S2来控制。在 转换器12工作时,开关元件Ql以及Q2周期且互补(交替)地导通。在升压动作时,转换器 12将从直流电源B输出的直流电压Vb升压到直流电压VH (以下也称为“系统电压VH”)。 另一方面,在降压动作时,转换器12将直流电压VH降压到直流电压Vb。平滑电容器CNO连接在正极线7与负极线5之间。平滑电容器CNO使来自转换器 12的直流电压平滑化,并将该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向变换器14A、14B供给。电压传感器13 检测平滑电容器CNO两端的电压、即系统电压VH,并将其检测值向控制装置40输出。驱动力产生部20#具有变换器14八、148和马达祖、皿2。马达Ml、M2是用于产生例如用于驱动电动车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 池车等通过电能产生车辆驱动力的汽车)的驱动轮的转矩的电动机。马达M1、M2都是多相 (本实施例中为3相)的永磁体型同步电动机。马达Ml的各相线圈的一端共同连接于中性 点。进而,马达Ml的各相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变换器14A的各相上下臂15 17的开关元件 的中间点连接。此外,马达Ml、M2可以具有通过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的功能,也可以一并具有电 动机以及发电机的功能。进而,马达Ml、M2可以相对于发动机作为电动机进行工作,例如, 作为能够进行发动机启动的设备组装入混合动力汽车中。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马达” 包括交流驱动的电动机、发电机以及电动发动机。变换器14A、14B的输入侧,分别在正极线7与负极线5之间相对于直流电压产生 部10#彼此并联连接。变换器14A、14B的输出侧分别连接于马达Ml、M2。此外,由于变换 器14A、14B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构造,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变换器14A进行说明,原则 上不重复对变换器14B的说明。变换器14A包括U相上下臂15、V相上下臂16和W相上下臂17。各相上下臂由 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具有 电源(B); 多个马达(M1、M2); 多个变换器(14A、14B),在所述电源与所述多个马达之间进行电力变换; 绝缘电阻(Zl、Z2、Z3),用于使连接所述电源、所述多个马达以及所述多个变换器的通电路径与所述通电路径的外部绝缘;以及 检测器(30),经由所述通电路径连接于所述绝缘电阻,通过进行基于判定用信号的电位的变动判定所述绝缘电阻是否不良的判定处理来检测所述绝缘电阻的不良, 所述判定用信号的电位,因所述绝缘电阻的电阻值的降低而变动,并且在所述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间的差比预定值小的情况下变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部(310),判断是否处于由所述检测器进行的所述判定处理中;和控制部(200A、200B、300),根据所述判断部的结果控制所述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在不处于所述判定处理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随机控制使所述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的每一个任意变动, 在处于所述判定处理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限制控制为了避免所述动作频率间的差比所述预定值小而限制由所述随机控制使所述多个变换器的动作频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坚滋,洲滨将圭,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