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垫物、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隔垫物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916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44
一种隔垫物,设置于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该隔垫物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顶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为凹凸配合的结构。相应地,提供了上述隔垫物的制作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隔垫物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该隔垫物能有效降低液晶面板中作为基底的玻璃之间的应力,从而有效降低玻璃的各向异性,降低了玻璃的双折射现象,从而可以消除玻璃造成的相位延迟量对液晶有效相位延迟量Δn*d的影响,使液晶面板的漏光随之减少,即保证了光线穿过液晶面板时的亮度均匀性,有效降低暗态Mura等不良,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部件。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设置在上述两个基板中的液晶层。液晶显示装置是通过液晶的双折射效应进行图像显示的,因此液晶层厚度的稳定性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平行相对设置,液晶层厚度(即盒厚)通过设置于上述两个基板之间的柱状隔垫物或成对的主副隔垫物来进行控制。柱状隔垫物或成对的主副隔垫物的一端设置于彩膜基板上,另一端设置或支撑于阵列基板上。例如主副隔垫物 对液晶面板的支撑原理为主隔垫物的高度与盒厚相等,副隔垫物的高度小于主隔垫物的高度。液晶面板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仅由主隔垫物支撑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在受到一定的外界压力挤压作用时,主隔垫物相对于阵列基板因滑动而产生一定的倾斜,副隔垫物逐渐与阵列基板接触,外界压力由副隔垫物承担;当外界压力从液晶面板撤除后,由于主隔垫物与阵列基板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主隔垫物难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造成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平行错位,导致水平错位漏光、液晶面板显示不均等不良。另外,由于形成彩膜基板、阵列基板的基底通常采用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当有外部应力施加在液晶面板上时,支撑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隔垫物产生的扭曲或位移作用还会对形成彩膜基板、阵列基板的基底的玻璃产生局部应力,而该应力的汇集或者积累将导致玻璃的扭曲变形,从而使玻璃也产生双折射现象,该双折射效应与液晶的双折射效应发生叠加或消减,导致光线穿透液晶时的相位延迟量Ar^d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液晶在暗态下的亮度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液晶面板的亮度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隔垫物、隔垫物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隔垫物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该隔垫物能有效降低液晶面板中作为基底的玻璃之间的应力,从而有效降低玻璃的各向异性。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隔垫物,设置于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该隔垫物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顶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为凹凸配合的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形状为外凸的弧面,所述第二顶部的顶端形状为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包裹于所述第二顶部的顶端内部,外凸的弧面与内凹的弧面相适配;或者,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形状为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二顶部的顶端形状为外凸的弧面,所述第二顶部的顶端包裹于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内部,外凸的弧面与内凹的弧面相适配。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或所述第二顶部的顶端为球体、球缺体、椭球体或椭球缺体的一部分,所述外凸的弧面为球体、球缺体、椭球体或椭球缺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内凹的弧面为球体、椭球体、球缺体或椭球缺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相适配的外凸的弧面与内凹的弧面中,内凹的弧面的弧度大于外凸的弧面的弧度。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规则形状的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部的底端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底部的竖直中心轴与所述第一顶部的竖直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和/或第二部件还具有规则形状的第二底部,所述第二底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部的底端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底部的竖直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顶部的竖直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是,规则形状的所述第一底部或规则形状的所述第二底部的形状为圆柱体形、球台体形、圆锥台体形或椭球台体形,所述第一底部的顶端的形状和面积与所述第一顶部的底端的形状和面积相适配,所述第二底部的顶端的形状和面积与所述第二顶部的底端的形状和面积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沿竖直中心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沿竖直中心轴方向上的高度。优选的是,具有外凸的弧面的所述第一顶部或所述第二顶部采用负性光刻胶形成,具有内凹的弧面的所述第二顶部或所述第一顶部采用正性光刻胶形成,规则形状的第一底部或规则形状的第二底部采用正性光刻胶或负性光刻胶形成。优选的是,形成所述第一顶部所采用的光刻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形成所述第一底部所采用的光刻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所述第二顶部所采用的光刻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形成所述第二底部所采用的光刻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一种上述隔垫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凹凸配合的结构的第一顶部和第二顶部的步骤。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或第二顶部的顶端的形状为外凸的弧面,与之相对的所述第二顶部的顶端或所述第一顶部的顶端的形状为内凹的弧面,其中,形成外凸的弧面包括如下步骤Sll)涂布一层负性光刻胶;S12)采用掩模板将对应着形成外凸的弧面的区域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S13)进行显影处理,被曝光区域的光刻胶被保留下来;S14)经过烘干处理,使保留下来的光刻胶的顶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外凸的弧面;形成内凹的弧面包括如下步骤S21)涂布一层正性光刻胶;S22)采用掩模板将对应着形成内凹的弧面的区域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S23)进行显影处理,被曝光区域的光刻胶被去除,从而形成内凹的弧面。其中,在S22)中,所述掩模板为半色调掩模板,所述半色调掩模板中对应着形成内凹的弧面的区域的光透过率范围为20%-50%。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隔垫物,所述隔垫物为上述的隔垫物。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或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或所述彩膜基板上,所述第一部件的竖直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竖直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竖直中心轴与所述液晶面板的板面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在竖直中心轴上的高度之和与液晶盒的厚度相等。—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及与所述液晶面板相连的驱动电路,所述液晶面板为上述的液晶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隔垫物能有效降低液晶面板中作为基底的玻璃之间的应力,从而有效降低玻璃的各向异性,降低了玻璃的双折射现象,从而可以消除玻璃造成的相位延迟量对液晶有效相位延迟量Ar^d的影响,使液晶面板的漏光随之减少,即保证了光线穿过液晶面板时的亮度均匀性,有效降低暗态Mura等不良,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隔垫物在液晶面板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隔垫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部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二部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隔垫物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隔垫物在液晶面板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彩膜基板;2_封框胶;3-液晶;4_阵列基板;5 —第一部件;6 —第二部件;7 —光刻胶;8 —掩模板;9 一半透膜;51 —第一顶部;52 —第一底部;61 —第二顶部;62 —第二底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隔垫物、隔垫物制备方法、包含该隔垫物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隔垫物,设置于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该隔垫物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顶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为凹凸配合的结构。上述隔垫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凹凸配合的结构的第一顶部和第二顶部的步骤。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垫物,设置于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隔垫物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顶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顶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为凹凸配合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柳在健杨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