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027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其是通过在用于形成彩色滤光层的混合物中加入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并使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定向,以吸收入射到多个栅极电路区域的杂散背光,而减少所述杂散背光进入多个栅极电路,以致为多个栅极电路提供更好的遮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具体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式(Color filter on Array, COA)液晶面板及包含所述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式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式(C0A)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将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 CF)与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阵列设置于同一基板的液晶显示器,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开口率(Aperture rat1),还能解决大尺寸面板的对准问题,且同时降低由照光产生的漏电流,因此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技术特别适用于大尺寸面板的显示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是作为一种驱动组件。目前薄膜晶体管技术主要采用非晶硅(a-Si)和多晶硅(poly-Si)。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主要特点是电子迀移率高,器件尺寸较小,开口率大,图像分辨率可得到大大改善,然而低温多晶硅制程复杂,制造成本高,成品率低,均匀性差。相比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电子迀移率低,薄膜晶体管器件尺寸较大,像素开口率较小,但非晶硅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非晶硅在制作成本、大面积沉积均匀性方面明显优于多晶硅。然而,非晶硅本身的特性导致其对光照十分敏感,虽然在设计上有诸多考虑用以避免薄膜晶体管被光照射,例如黑色矩阵(Black Matrix, BM)、底栅极结构等,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难免会出现因光照导致的器件特性退化(例如杂散背光进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栅极电路所导致的器件特性退化),进而影响液晶显示的品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杂散背光进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栅极电路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通过在用于形成彩色滤光层的混合物中加入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并使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定向,以吸收入射到多个栅极电路区域的杂散背光,而减少所述杂散背光进入多个栅极电路,从而为多个栅极电路提供更好的遮光效果。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其包含:—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具有第一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基板包含:一透明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含多个栅极电路;以及—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所述彩色滤光层是由含有各向异性吸收材料(anisotropic absorber)的色阻材料所构成;—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具有第二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以及—液晶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彩色滤光层中对应于所述多个栅极电路的区域具有第三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轴的方向是不同于所述第三偏振吸收轴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轴与所述第三偏振吸收轴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处于45度至135度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90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包含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纳米碳管或二色性染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包括一具有用于可见光全波长的各向异性吸收性的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是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下表面或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的下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层中的剩余区域具有第四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轴的方向是相同于所述第四偏振吸收轴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轴的方向为相互垂直。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皆为线偏光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是一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式(C0A)液晶面板。再者,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含:—背光模块;以及上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的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通过在用于形成彩色滤光层的混合物中加入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并使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定向,以吸收入射到多个栅极电路区域的杂散背光,而减少所述杂散背光进入多个栅极电路,以致为多个栅极电路提供更好的遮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基板的一区域的局部放大的上视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订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照图1至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1的构造示意图,其中右下角的图为第一偏光层40的上视图,左上角的图为第二偏光层50的上视图;图2为图1中第一基板10的一区域的局部放大的上视图,其中右侧是表示彩色滤光层103中不同区域所对应的偏振吸收轴的方向;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所述液晶面板1是一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式(C0A)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1的下方可以包含一背光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以构成一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面板1包含一第一基板10、一第二基板20及一液晶层30。所述第一基板10与所述第二基板20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30是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与所述第二基板20之间。所述第一基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一第一偏光层40,所述第一偏光层40具有第一偏振吸收轴al。所述第二基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二偏光层50,所述第二偏光层50具有第二偏振吸收轴a2。所述第一偏光层40和所述第二偏光层50皆为线偏光层。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轴al与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轴a2的方向为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基板10包含一透明基板101、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02及一彩色滤光层103。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02是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101上。所述彩色滤光层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具有第一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基板包含:一透明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含多个栅极电路;以及一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所述彩色滤光层是由含有各向异性吸收材料的色阻材料所构成;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具有第二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以及一液晶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彩色滤光层中对应于所述多个栅极电路的区域具有第三偏振吸收轴,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轴的方向是不同于所述第三偏振吸收轴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