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双光子荧光光镊多通道定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8607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光子荧光光镊多通道定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激光器发出的近红外激光束经扩束器、分束器、双色分光镜、二维扫描系统射入物镜,经物镜聚集在样品池内形成光镊;来自光镊的近红外散射光经双色分光镜、分束器反射,并由第一聚焦镜聚集后射入近红外光检测器;透过双色分光镜的荧光经第二聚集镜聚集并经分光系统分光后,由荧光检测器检测。本装置可对金属离子、生物分子和病毒粒子等进行实时定量检测,可实现不同量子点标记的多种不同待测物的同时检测。本装置易实现小型化,样品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速度快、样品用量少且无需预处理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操作
、光电
和生物化学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光镊即单光束梯度力光阱,是基于散射力和辐射压梯度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够捕获整个米氏和瑞利散射范围粒子的势阱。对粒子起捕获作用的是梯度力,要想将粒子稳定地束缚在光场势阱中,轴向梯度力必须要克服散射力。所以通常需要使用高数值孔径的显微物镜将激光束高度会聚,从而产生足够强的梯度力来实现粒子的捕获。在生物医学领域,光镊技术往往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实现单个微粒的观察、捕获和操纵,尚未应用于高灵敏定量检测。和常规的单光子激发荧光不同,双光子荧光采用近红外激光来激发,因此可以避免自发突光的干扰。但目前双光子突光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双光子突光显微镜在生物组织成像方面的研究,尚未实现对液体样品中重要的生物分子和尺寸极小的病毒粒子Γιοο 纳米)的定量检测。此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需要采用价格昂贵的飞秒脉冲激光器为激发光源,也限制了该仪器的推广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将光镊技术和双光子荧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微球捕获的金属离子、生物分子和病毒粒子的定量检测,扩展了光镊技术和双光子激发荧光技术的应用领域。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光子荧光光镊多通道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红外激光器发出的近红外激光束经分束器分成两束,一束经双色分光镜、二维扫描系统射入物镜,经物镜聚集在样品池形成光镊;来自光镊的近红外散射光经双色分光镜、分束器反射,并由第一聚焦镜聚集后射入近红外光检测器;透过双色分光镜的荧光经第二聚集镜聚集后进入分光系统分光后,由荧光检测器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宏武庞代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