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冷机轨道断裂、移位故障的维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8003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环冷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冷机轨道断裂、移位故障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测量、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调整环冷机摩擦轮的运动方向和轨道相切,取侧挡轨站柱作为测量点,通过全站仪测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环冷机在调整时通过确定:一个坐标中心,内外圈水平轨、内圈侧挡轨三个圆重新规圆,保证环冷机两个摩擦轮的传动切线,预装台车前检查环冷机内外圈台车轮的同心度,最后用测量的数据指导调整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检修后环冷机没有出现轨道断裂,赶道的现象,打滑停机的时候也显著减少,环冷机的事故率直线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环冷机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烧结环冷机在轨道发生断裂或是轨道移位拉缝的时候只是在轨道脱节处填入一段铁轨,或是在轨道两侧加挡板,使设备继续带病运行,设备隐患并没有被排除,随时可能发生更大的事故。维修过程中,要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一般环冷机在最初安装时都会确定一个圆心,最初测量时存在测量误差和安装误差,由于这两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安装时确定的圆心只能作为参考量。由于环形轨道在生产或是检修时已经变形,不能作为测量的基准点;另外如果确定的圆心与大多数的部件的工作中心不符,就会使设备的改动过多,造成工作量剧增,因此维修的重点是如何准确确定环形轨道圆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环冷机轨道断裂、移位故障,避免环冷机打滑停机,掉轮、掉道等事故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测量、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调整环冷机摩擦轮的运动方向和轨道相切,其操作步骤如下I)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取侧挡轨站柱作为测量点,通过全站仪测量6组以上数据,用概率中正态分布的计算方法处理数据,这些数据求平均值算出环冷机中心坐标,以环冷机中心坐标为基准,建立一个中心坐标点,设立坐标中心为“0” ;2)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将框架立柱按顺时针编号,用全站仪测量任意垂直方位的四个框架立柱的坐标,检验其所在直角坐标系中心是否交于“0”点,测量中心点“0”与环冷机框架立柱面的距离,根据距离数值超差的大小判断框架变形的情况;3)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调整,其操作步骤如下(a)首先,分别测量内外水平轨相对步骤I)所确定的环冷机中心点的距离,在轨道上设立定位点,该定位点必须是轨道垫梁与结构框架径向梁结合的点,参照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定位,防止轨道拆除后,重新安装时没有基准点;(b)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内外水平轨半径图,形成现有轨道技术数据记载,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内外水平轨安装后半径尺寸;(C)新轨道安装时,根据现有轨道技术数据对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调整,在原测量定位点基础上增加一倍定位点,确保轨道安装达到设计尺寸;(d)测量内外水平轨安装后各定位点坐标,绘制内外水平轨半径图,每点测量不少于2次,在内环水平轨半径调整达到设计标准后,以内环水平轨为基准,用测量轨距工具调整外环水平轨道与内环水平轨道间距,内外水平轨间距误差允许±2mm,施工允许误差±2mm ;(e)将内外水平轨与轨道基座用螺栓固定,螺栓的分布距离是5个/120mm ;4)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其操作步骤如下(a)首先,在内外水平轨与设计图纸对照设立一个基准标高,整个环冷机内外水平轨以此点为安装基准,同时以此点检验拆除前水平轨标高情况,作为轨道梁和轨道调整时的参考数据;(b)将步骤3)中各定位点相对基准标高的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对照,如果误差过大查找出误差产生的根源,在轨道调整时消除误差,内外水平轨轨面高差不得大于±2mm,安装后测量内外水平轨轨面标高,并绘制出各定位点标高数值,作为日常运行中调整的参 昭.5)调整环冷机摩擦轮的运动方向和轨道相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在摩擦轮的侧面一周均匀设置四个基准测量点,各点半径相同,相距90度角,环冷机旋转一周分别测得各基准测量点与各侧挡轨的间隙值;(b)调整环冷机回转体中心与侧挡轨中心同心度偏差彡IOmm ;(c)重新确定环冷机主传动摩擦轮的传动方向与环冷机回转圆相切,先从主动摩擦轮的中心引一条平行于地面的线一到环冷机中心,再做一条通过这条线并且垂直于这条线而且平行于地面的线二,最后调整传动机座和线二平行。环冷机安装前还要进行环冷机台车预装,保证两侧台车轮的同轴度小于±l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环冷机在调整时通过确定一个坐标中心,内外圈水平轨、内圈侧挡轨三个圆重新规圆,保证环冷机两个摩擦轮的传动切线,预装台车前检查环冷机内外圈台车轮的同心度,最后用测量的数据指导调整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检修以来,环冷机没有出现轨道断裂,赶道的现象,打滑停机的时候也显著减少,环冷机的事故率直线下降,很少有事故发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测量、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调整环冷机摩擦轮的运动方向和轨道相切,其操作步骤如下I)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取侧挡轨站柱作为测量点,通过全站仪测量6组以上数据,用概率中正态分布的计算方法处理数据,这些数据求平均值算出环冷机中心坐标,以环冷机中心坐标为基准,建立一个中心坐标点,设立坐标中心为“0” ;取侧挡轨站柱为测量点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容易测量,由于没有障碍物,测量比较准确,省时省力;二是符合包容原则,因为侧挡轨站柱是环冷机里面最小的圆,所以只要它符合设备运行的条件,其它部件通过调整也能符合运行条件,而且能保证调整量最小。实际测量取了 8组数据,8组数据中去掉两个与其它6组偏差过大的数据,利用这6组数据求平均值算出环冷机的中心坐标,利用概率中正态分布的计算方法能保证测量值更加真实有效,利用全站仪实际测量的圆心与原来安装的圆心相距8mm,偏向西北方向。2)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将框架立柱按顺时针连续编号,共有26个框架立柱,用全站仪测量对应相互垂直方位的框架立柱,其编号分别为4#、17#、10#、23#,此四个框架立柱构成一个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检验其所在直角坐标系中心是否交于“0”点,测量中心点“0”与环冷机框架立柱面的距离,根据距离数值超差的大小判断框架变形的情况;3)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调整,其操作步骤如下(a)首先,分别测量内外水平轨相对步骤I)所确定的环冷机中心点的距离,在轨道上设立26个定位点,该定位点必须是轨道垫梁与结构框架径向梁结合的点,参照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定位,防止轨道拆除后,重新安装时没有基准点;(b)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内外水平轨半径图,形成现有轨道技术数据记载,根据设 计图纸,确定内外水平轨安装后半径尺寸;(C)新轨道安装时,根据现有轨道技术数据对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调整,在原测量26个定位点基础上再增加26个定位点,为了防止轨道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回装过程中用盘尺和弹簧秤与测量仪相结合测量调试,确保轨道安装达到设计尺寸;(d)测量内外水平轨安装后各定位点坐标,绘制内外水平轨半径图,每点测量不少于2次,在内环水平轨半径调整达到设计标准后,以内环水平轨为基准,用测量轨距工具调整外环水平轨道与内环水平轨道间距,内外水平轨间距误差允许±2mm,施工允许误差±2mm ;(e)将内外水平轨与轨道基座用螺栓固定,螺栓的分布距离是5个/120mm,因为环冷机的水平轨出现了移位的情况,所以固定住水平轨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因为北方的天气四季温差较大,12. 5米一段的水平轨,热膨胀伸缩量都在2-5mm,如果分段加螺栓,轨道身的变形量就会把螺栓剪断,120mm的间距热膨胀量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轨道本身的热胀冷缩不会产生破坏。4)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其操作步骤如下(a)首先,在内外水平轨与设计图纸对照设立一个基准标高,整个环冷机内外水平轨以此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冷机轨道断裂、移位故障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测量、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调整环冷机摩擦轮的运动方向和轨道相切,其操作步骤如下:1)重新确定环形轨道圆心,取侧挡轨站柱作为测量点,通过全站仪测量6组以上数据,用概率中正态分布的计算方法处理数据,这些数据求平均值算出环冷机中心坐标,以环冷机中心坐标为基准,建立一个中心坐标点,设立坐标中心为“0”;2)校正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同心度,将框架立柱按顺时针编号,用全站仪测量任意垂直方位的四个框架立柱的坐标,检验其所在直角坐标系中心是否交于“0”点,测量中心点“0”与环冷机框架立柱面的距离,根据距离数值超差的大小判断框架变形的情况;3)内外水平轨安装及圆度调整,其操作步骤如下:(a)首先,分别测量内外水平轨相对步骤1)所确定的环冷机中心点的距离,在轨道上设立定位点,该定位点必须是轨道垫梁与结构框架径向梁结合的点,参照环冷机框架立柱面定位,防止轨道拆除后,重新安装时没有基准点;(b)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内外水平轨半径图,形成现有轨道技术数据记载,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内外水平轨安装后半径尺寸;(c)新轨道安装时,根据现有轨道技术数据对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调整,在原测量定位点基础上增加一倍定位点,确保轨道安装达到设计尺寸;(d)测量内外水平轨安装后各定位点坐标,绘制内外水平轨半径图,每点测量不少于2次,在内环水平轨半径调整达到设计标准后,以内环水平轨为基准,用测量轨距工具调整外环水平轨道与内环水平轨道间距,内外水平轨间距误差允许±2mm,施工允许误差±2mm;(e)将内外水平轨与轨道基座用螺栓固定,螺栓的分布距离是5个/120mm;4)内外水平轨标高调整,其操作步骤如下:(a)首先,在内外水平轨与设计图纸对照设立一个基准标高,整个环冷机内外水平轨以此点为安装基准,同时以此点检验拆除前水平轨标高情况,作为轨道梁和轨道调整时的参考数据;(b)将步骤3)中各定位点相对基准标高的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对照,如果误差过大查找出误差产生的根源,在轨道调整时消除误差,内外水平轨轨面高差不得大于±2mm,安装后测量内外水平轨轨面标高,并绘制出各定位点标高数值,作为日常运行中调整的参 照;5)调整环冷机摩擦轮的运动方向和轨道相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在摩擦轮的侧面一周均匀设置四个基准测量点,各点半径相同,相距90度角,环冷机旋转一周分别测得各基准测量点与各侧挡轨的间隙值;(b)调整环冷机回转体中心与侧挡轨中心同心度偏差≤10mm;(c)重新确定环冷机主传动摩擦轮的传动方向与环冷机回转圆相切,先从主动摩擦轮的中心引一条平行于地面的线一到环冷机中心,再做一条通过这条线并且垂直于这条线而且平行于地面的线二,最后调整传动机座和线二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于成忠陈劲松朱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