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7569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底部连接的多个灰斗,与所述灰斗连接的冷却室,以及冷却室一侧的集尘箱和气泵,所述冷却室远离集尘箱一侧设有数个进气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排灰装置可将燃烧中产生的灰分和粉尘通过灰斗沉降到低温室,并吸入集尘罐,整个排灰过程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不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煅烧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素生产中煅烧炉的自动排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碳素生产中,煅烧炉燃烧室多采用平底结构,这种结构需要操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燃烧室侧门向外扒灰,工作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煅烧炉燃烧室排灰装置,尤其适合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完成排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底部连接的多个灰斗,与所述灰斗连接的冷却室,以及冷却室一侧的集尘箱和气泵,所述冷却室远离集尘箱一侧设有数个进气小孔。进一步,所述冷却室外围设有冷却腔。进一步,所述冷却腔内有冷却液。进一步,所述气泵为吸气泵。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排灰装置可将燃烧中产生的灰分和粉尘通过灰斗沉降到低温室,并吸入集尘罐,整个排灰过程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不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中1、燃烧室 2、灰斗 3、冷却室4、集尘箱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包括燃烧室1,与所述燃烧室底部连接的多个灰斗2,与所述灰斗2连接的冷却室3,以及冷却室3 —侧的集尘箱4和气泵,所述冷却室远离集尘箱一侧设有数个进气小孔。所述冷却室外围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内有冷却液。所述气泵为吸气泵。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燃烧室产生的灰分因重力作用从燃烧室底的灰斗落下进入冷却室,冷却室内的冷却液将灰分降温,同时在吸气泵作用下被吸入集尘箱,此时灰分的温度已降低。操作人员只需定时对集尘箱进行处理即可。此装置使排灰操作方便,同时减少了灰尘污染。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底部连接的多个灰斗,与所述灰斗连接的冷却室,以及冷却室一侧的集尘箱和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远离集尘箱一侧设有数个进气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外围设有冷却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内有冷却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为吸气泵。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底部连接的多个灰斗,与所述灰斗连接的冷却室,以及冷却室一侧的集尘箱和气泵,所述冷却室远离集尘箱一侧设有数个进气小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排灰装置可将燃烧中产生的灰分和粉尘通过灰斗沉降到低温室,并吸入集尘罐,整个排灰过程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不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效果好。文档编号F23J1/02GK102997255SQ20121037672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董悦强 申请人:天津至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煅烧炉自动排灰装置,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底部连接的多个灰斗,与所述灰斗连接的冷却室,以及冷却室一侧的集尘箱和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远离集尘箱一侧设有数个进气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悦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至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