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电煅烧炉内的炉底部固定装置和物料冷却装置。一种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结构如下:由多个独立的空心扇形柱体构成圆形主体结构,空心扇形柱体内部由纵向设置的支撑板分成多个冷却水腔,相邻支撑板之间交错布置,在每个空心扇形柱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相邻的空心扇形柱体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钢管纵向贯通空心扇形柱体用紧固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底部电极出现倒塌的事故现象,将固定电极夹持器、冷却煅烧后的物料成为一体,降低了炉体的高度和生产成本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
技术介绍
高温电煅烧炉煅烧石油焦是其脱硫和降低无烟煤电阻率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阴极是在水冷支架上用电极糊捣固自焙而成,由于糊料在热状态下浙青烟气较大,操作环境较差,捣固效果不好,加之糊料的气孔率较大,体积密度较小,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电极容易出现倒塌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而且水冷支架及其电极糊体积大,占用炉内的有效高度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目的是固定电极夹持器和冷却煅烧后的物料,避免底部电极出现倒塌,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结构如下由多个独立的空心扇形柱体构成圆形主体结构,空心扇形柱体内部由纵向设置的支撑板分成多个冷却水腔,相邻支撑板之间交错布置, 在每个空心扇形柱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钢管纵向贯通空心扇形柱体,相邻的空心扇形柱体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空心扇形柱体是由外壁、内壁、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上端的上盖板、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下端的下盖板组成,钢管的上端与上盖板连接,钢管的下端与下盖板连接,上盖板上设有小圆孔,支撑板与小圆孔塞焊连接。所述的空心扇形柱体为2-6个。所述的钢管在一个空心扇形柱体内设置2-8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本专利技术实现石墨阴极代替电极糊捣固的自焙阴极,避免了底部电极出现倒塌的事故现象,将固定电极夹持器、冷却煅烧后的物料成为一体,降低了炉体的高度和生产成本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壁;2.进水管;3.下盖板;4.内壁;5.上盖板;6.螺母;7.连接板; 8.出水管;9.小圆孔;10.钢管;11.支撑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结构如下由多个独立的空心扇形柱体构成圆形主体结构,空心扇形柱体内部由纵向设置的支撑板11分成多个冷却水腔,相邻支撑板11之间交错布置,以便于冷却水的循环,在每个空心扇形柱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8,相邻的空心扇形柱体下端通过连接板7连接,钢管10纵向贯通空心扇形柱体用,,电极夹持器的进出冷却水管和螺栓穿过钢管10被固定在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的上部,通过螺母6将本专利技术电煅烧炉底部冷却装置固定在机架上。上述的空心扇形柱体是由外壁1、内壁4、设置在外壁1和内壁4上端的上盖板5、 设置在外壁1和内壁4下端的下盖板3组成,钢管10的上端与上盖板5连接,钢管10的下端与下盖板3连接,上盖板5上设有小圆孔9,支撑板11与小圆孔9塞焊连接。空心扇形柱体为2-6个。钢管10在一个空心扇形柱体内设置2-8根。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如下在下盖板3焊接支撑板11,进水管2,出水管8,钢管10, 外壁1和内壁4。上盖板5与外壁1和内壁4焊接,上盖板5的小圆孔9与支撑板11塞焊。 在使用前需经过0. 5-1. OMPa水压压力试验,并保压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用。权利要求1.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由多个独立的空心扇形柱体构成圆形主体结构,空心扇形柱体内部由纵向设置的支撑板分成多个冷却水腔,相邻支撑板之间交错布置,在每个空心扇形柱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钢管纵向贯通空心扇形柱体,相邻的空心扇形柱体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扇形柱体是由外壁、内壁、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上端的上盖板、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下端的下盖板组成,钢管的上端与上盖板连接,钢管的下端与下盖板连接,上盖板上设有小圆孔,支撑板与小圆孔塞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扇形柱体为 2-6 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在一个空心扇形柱体内设置2-8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电煅烧炉内的炉底部固定装置和物料冷却装置。一种电煅烧炉的底部装置,其结构如下由多个独立的空心扇形柱体构成圆形主体结构,空心扇形柱体内部由纵向设置的支撑板分成多个冷却水腔,相邻支撑板之间交错布置,在每个空心扇形柱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相邻的空心扇形柱体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钢管纵向贯通空心扇形柱体用紧固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底部电极出现倒塌的事故现象,将固定电极夹持器、冷却煅烧后的物料成为一体,降低了炉体的高度和生产成本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7D9/00GK102374787SQ20101026319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卢延峰, 左政 , 方明勋, 王书宝, 齐忠昱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忠昱,方明勋,王书宝,卢延峰,左政,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