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铜及铜合金的深冷降阻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523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铜及铜合金的低温降阻处理方法,采用深冷工艺对铜及铜合金进行低温处理,在保持材料的原始成分和尺寸基础上,通过调整微观组织结构,使铜及其合金的导电性能得到提高。该方法简单,工艺易于操控,适合于工业化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阻处理方法,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的低温降阻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深冷处理是以液氮作为冷却介质,将被处理工件装在一定的容器内,不同材料按其特定的降温曲线,控制降温速率,缓慢地将工件降到液氮温度(_196°C ),保温一定时间,再按升温曲线,缓慢升到室温的处理过程,一般认为它是常规冷处理的一种延伸。国内目前大多将深冷处理工艺用于钢铁材料,这对改善高速钢、轴承钢、模具钢等材料的耐磨性、硬度、尺寸稳定性等性能具有显著的作用。现有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在基于不改变现有材料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处理工艺不仅 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还能稳定材料尺寸,改善均匀性,减小变形,且操作简单、不破坏工件、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铜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优良的抗蚀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但是在冶金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如气孔,裂纹位错,晶格畸变等,增加了电阻,从而严重影响铜及其合金的导电性能。组织细化、减少缺陷是提高铜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及铜合金的深冷降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铜及铜合金从室温开始降温至深冷程度进行深冷处理,深冷温度为?190℃~?150℃,温控误差为±2℃~±10℃,深冷时间为4~8小时,深冷后在空气中自然升温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震蒋俊亮李洋任吉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