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耐候钢及其生产技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低碳经济型Mn-Cu-P系高强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耐候钢产品由于成分体系中含有较多的昂贵的金属元素Cr、Ni,同时含有较高的C,其焊接性能较差,同时生产成本偏高,制约了耐候钢的发展与应用。并且传统的耐候钢屈服强度以345MPa级别为主,强度级别较低,限制了耐候钢的应用,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市场需求。高强耐候钢是指屈服强度大于450MPa的耐候钢,主要用于集装箱、铁路车厢、桥 梁及海洋平台等运输制造业及工程机械制造业。随着世界能源、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和要求的日趋突出,集装箱、汽车以及各种结构轻量化已成为趋势,对高强度同时具有耐蚀性的钢板的需求逐年增加,因此,集装箱、铁路车厢、载重汽车等物流运输制造业等重要用材的更新换代,实现高强度、减轻自重、提高载重量,降低成本,节能降耗成为迫切需要。迄今国内就高强度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申报多项专利。公开号CN101407892A的专利,介绍了一种屈服强度大于550MPa级低碳热轧耐候钢,该钢以超低碳O. 01 O. 05%的成分设计,加入了较多的合金元素,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候钢,其特征是:耐候钢的化学成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为C?0.04~0.08%,Si?0.2~0.4%,Mn?1.2~1.6%,P?0.07~0.10%,S?≤?0.005%,Cu?0.2~0.5%,Ti?0.01~0.03%,Nb?0.02~0.04%,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华,吴红艳,夏茂森,宋振官,杜林秀,王丰祥,梁英,张磊,胡勤东,魏代斌,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