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单电荷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荧光染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07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类单电荷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荧光染料及其应用,所述荧光染料具有通式I结构。通式I中:R1选自C1-18烷基;R2选自H、甲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噻唑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苯乙烯基;所述的取代苯基、取代噻唑基或取代苯乙烯基由以下基团任意取代:CN、COOH、NH2、NO2、OH、SH、C1-6烷氧基、C1-6烷基氨基、C1-6酰胺基、卤素或C1-6卤代烷基;Y-为卤素负离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荧光染料可以选择性的定位于活细胞的线粒体,实现活细胞中线粒体荧光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领域中的一类新的荧光染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类单电荷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BDP)荧光染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荧光染料在生物染色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荧光染料作为功能性染料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生命科学、临床医疗诊断、免疫分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线粒体不仅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而且其参与的生理过程与很多疾病如糖尿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相关。因此,对线粒体及其功能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广泛应用的线粒体成像的商品化染料主要分为2 大类花菁类(MitoTracker FM)和罗丹明类(MitoTracker Ros)。但是这些染料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稳定性差、荧光强度受PH影响等。因此,开发稳定性好、不受pH干扰、毒性小的新型荧光染料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荧光染料中,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BDP)荧光染料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荧光量子产率高、稳定的光谱性质、高的光热及化学稳定性、分子量小和较低的细胞毒性等优点,作为生物分子荧光探针和细胞器成像荧光试剂等已被广泛应用。其中,一些 BDP荧光染料已应用于细胞成像中内质网和高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类单电荷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荧光染料,具有如下通式:通式I中:R1选自C1?18烷基;R2选自H、甲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噻唑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苯乙烯基;所述的取代苯基、取代噻唑基或取代苯乙烯基由以下基团任意取代:CN、COOH、NH2、NO2、OH、SH、C1?6烷氧基、C1?6烷基氨基、C1?6酰胺基、卤素或C1?6卤代烷基;Y?为卤素负离子。FDA00002550801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孝军张思樊江莉王静云吴彤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