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脱色及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282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脱色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机酸分解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中产生颜色的化合物,用无机碱中和酸后,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降低COD。实施过程为:用无机酸调节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的pH值至2~4,在10~50℃、100~500kpa下,反应0.5~2小时;用无机碱调节pH值为6~8后,再用活性炭吸附降低COD,吸附处理时间为0.5~2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需设备及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氨肟化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环己酮氨肟化工艺是一种生产环己酮肟的工艺技术。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在钛硅分子筛作用下被过氧化氢氧化成羟胺,第二步是羟胺与环己酮进行无催化反应, 生成环己酮肟。除上述主反应外,还伴随有双氧水分解、重质物的生成等副反应发生。通过无机膜过滤系统分离出催化剂和反应液,对反应液采用精馏和萃取方法回收溶剂和环己酮肟,剩余的废水经废水汽提塔处理后排放,该废水主要污染物成分为甲苯、环己酮肟、 叔丁醇、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等,废水的COD为300(T5000mg/l,其中过氧化物的含量为 10(T500mmol/l,可生化性指标B/C值为(H).1,属难生化废水。按照专利CN102030434A对该股废水预处理后,可生化性(B/C值)提高到O. 35以上,生化处理后的废水COD在IOOmg/ L左右,但颜色较深,色度在150倍(稀释倍数)左右,生化处理后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现阶段,废水脱色技术主要有吸附、化学氧化、高级氧化、混凝,离子交换、超滤膜及生物处理几个方·面。到目前为止,各种脱色方法从经济性、技术性、对环境影响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脱色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机酸分解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中产生颜色的化合物,用无机碱中和酸后,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降低COD;具体方法为:用无机酸调节环己酮氨肟化生化废水的pH值至2~4,在10~50℃、100~500kpa下,脱色反应0.5~2小时;用无机碱调节pH值为6~8后,再用活性炭吸附处理降低COD;吸附处理时间0.5~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王春志李惠友肖朝晖冯凯波曾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