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及其高空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255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平台及其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包括:工作斗和固定至臂架上的连接架;以及设置于工作斗和连接架之间的缓冲件,以对工作斗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连接架运动时进行减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斗与臂架之间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提高工作于工作斗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作平台及其高空作业车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车是一种将工作人员、机器设备举升至高空指定位置,从事安装、检修、 救援等作业的专用设备。工作斗安装在高空作业车上,起着承载工作人员或者检修工具的 作用,是实现高空作业车主要功能的重要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高空作业车包括工作斗100、连接架200以及臂架300。臂 架300和连接架200通过铰接方式连接,臂架300和连接架200可以相对转动;并且,工作 斗100和连接架200 —般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工作斗100和连接 架200之间即可牢靠的连接在一起,两者不会相对运动。因为工作斗100和连接架200是 固定连接,容易导致以下问题(I)工作斗100和连接架200 —起随着臂架300的振动而振动,由于工作斗100设 置于臂架300的末端,臂架300全部展开时工作斗100的振幅有可能会非常大,严重影响工 作斗100内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舒适性;(2)工作斗100可能因其自身载荷的变化或者操作人员进出工作斗100时,工作斗 100自身的振动会弓I起臂架300 —起震动,而且较难停止下来。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在臂架300动作启动或者停止以及改变运动速度或者方 向的时候,由于臂架300具有一定的挠度,会造成工作斗100较大幅度的振动。这种振动会 造成工作斗100内操作人员感觉不适或者恐慌,还可能造成工作斗100内操作人员或物品 重心偏移而从工作斗100内坠落,甚至使臂架300产生共振而影响整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平台及其高空作业车,能够有效降低 工作斗与臂架之间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提高工作于工作斗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作平台,包括 工作斗和固定至臂架上的连接架;以及设置于工作斗和连接架之间的缓冲件,以对工作斗 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连接架运动时进行减震。其中,缓冲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弹性阻尼元件、第二弹性阻尼元 件以及拨块,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拨块两侧;拨块一端固定于连接架,第一固 定座、第二固定座分别固定于工作斗;第一弹性阻尼元件一端抵接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接 拨块,第二弹性阻尼元件一端抵接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接拨块。其中,缓冲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弹性阻尼元件、第二弹性阻尼元 件以及拨块,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拨块两侧;拨块一端固定于工作斗,第一固 定座、第二固定座分别固定于连接架;第一弹性阻尼元件一端抵接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接 拨块,第二弹性阻尼元件一端抵接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接拨块。其中,缓冲件还包括销轴,拨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弹性阻尼元件以及 第二弹性阻尼元件均设置有通孔,销轴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座、第一弹性阻尼元件、拨块、第 二弹性阻尼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座各自的通孔,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其中,第一弹性阻尼元件和第二弹性阻尼元件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同。其中,连接架可滑动连接在工作斗上。其中,工作平台包括至少两个滑动件,至少两个滑动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座、第 二固定座的两端之外;其中,滑动件包括滑槽、滚轮以及主轴;连接架包括通孔;滑槽设置 于工作斗上,其中,由滑槽形成的轨道平行于第一弹性阻尼元件的弹性变形方向,滚轮对应 设置于由滑槽形成的轨道中,主轴依次穿设连接架、滚轮,将滚轮固定于连接架。其中,滑槽的横截面为台阶结构,滚轮的横截面为中间膨胀结构,并且滚轮的膨胀 结构与滑槽的台阶结构相互契合。其中,滑动件还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分别间隔设置于滑 槽两端,并均固定于连接架上。其中,连接架数目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工作斗相对的两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包 括臂架,高空作业车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作平台;其中,臂架通过连接架 与工作斗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工作斗与连接架之 间设置缓冲件,在工作斗相对连接架运动或者说产生位移时,通过缓冲件吸收运动或位移 带来的部分能量,从而减小振动,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斗与臂架之间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 提高工作于工作斗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高空作业车的侧面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平台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3是图2所示连接架的放大示意图4是图3所示连接架的截面示意图5是图3所示连接架中的滑动件沿A-A方向的截面放大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平台实施方式中连接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放大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高空作业车实施方式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至图4,图2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平台I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图 2所示连接架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连接架的截面示意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工作平台I包括工作斗11、连接架12以及缓冲件13。其中, 连接架12的一端固定至臂架(图未示)上,连接架12的另一端用于与工作斗11连接。缓冲 件13设置于工作斗11和连接架12之间,缓冲件13用以对工作斗11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连接架12运动时进行减震。下面,本文以缓冲件13用以对工作斗11在水平方向上相对 连接架12运动时进行减震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缓冲件13包括第一固定座131、第二固定座132、销轴133、第一弹性 阻尼元件134、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以及拨块136。其中,第一固定座131和第二固定座 132分别固定于工作斗11上,拨块136 —端固定于连接架12。进一步地,第一弹性阻尼元 件134 —端抵接第一固定座131、另一端抵接拨块136,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 —端抵接第 二固定座132、另一端亦抵接拨块136。其中,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和第二弹性阻尼元件 135的设置方向相同,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和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的弹性形变方向均设 置为水平方向。在第一固定座131、第二固定座132、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第二弹性阻尼元件 135以及拨块136相应位置均设置通孔,销轴133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座131、第一弹性阻尼 元件134、拨块136、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以及第二固定座132各自的通孔,销轴133的两 端最终被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座131和第二固定座132。其中,比如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 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均采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时,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或第二弹性阻 尼元件135的通孔可以理解为该弹簧沿其弹性形变方向上的径向通孔。通过销轴133贯穿 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和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能够将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和第二弹性 阻尼元件135产生的作用力始终保持在同一方向上。当然,销轴133还可以设置为两段式, 其中一段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座131、第一弹性阻尼元件134以及拨块136各自的通孔,另一 段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座132、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以及拨块136各自的通孔。也能够将第 一弹性阻尼元件134和第二弹性阻尼元件135产生的作用力始终保持在同一方向上。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斗和固定至臂架上的连接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斗和所述连接架之间的缓冲件,以对所述工作斗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相对所述连接架运动时进行减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陈贤圣艾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