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255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作业,降低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运输增多,运输时溢油事故频发,对环 境造成污染。海上溢油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的排放、操作性溢油(即船舶在加装燃料油和油船 油舱装货期间的溢油)、海损事故溢油(海上油井泄露及油轮泄露)等,溢油对全球环境造成 严重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使得许多溢油处理及回收方法不断产生。目前水 上溢油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一般为了避免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物理 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其中比较广泛使用的是溢油回收机械装置。目前国内外关于水上溢油回收搭载平台已有许多。现常用的搭载方式主要有两 种,一种为顶推作业,即溢油回收机放置在船的前端。另一种为侧拉式,由拉绳拉住溢油回 收机,溢油回收机放置在船的侧面进行工作。目前收油系统中,国外有芬兰LAMOR的LSC系统、荷兰KOSEQ的VOS系统、美国 SLICKBAR的DIP系统等,国内有青岛光明的收油系统,这些收油系统都分别采用了顶推或 是侧拉的搭载方式。上述溢油回收系统在溢油回收处理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研究比 较发现,目前此类搭载溢油回收机的装置,大都为在船到达目的工作地之后,由人工将溢油 回收机吊放入水面,待固定安装好,溢油回收机开始工作。待工作完成,船要行驶去下个地 点时,溢油机由船上工作人员将溢油机人工吊起,或保持放置在水面状态,此时船需慢速行 驶。上述系统都需要人工安装放置并回收溢油回收机,但是如果要在一些需小型艇前往的 浅水区域或需无人前往的危险区域进行收油作业,上述系统还不能顺利完成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 实现对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作业。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 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 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 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 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 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 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 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采用线接触钢丝绳。优选地,所述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是堰式收油机、带式收油机、刷式、盘式收油机、绳式收油机或斜带沉浮式收油机。优选地,所述立支杆的前端焊有一个第一栏杆,底架的前端焊有一个第二栏杆。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现对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作业, 在一些大船去不了的水域,小船载人前往具有危险性,通过远程控制电机来完成机构的运 转,实现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自动收放功能,从而降低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包括底部伺服电 机1、第一滑轮2、第一钢丝绳3、立支杆4、第二滑轮5、顶部伺服电机6、第三滑轮7、摆动支 架8、第二钢丝绳9、转动支架10、底架12,底部伺服电机1、第一滑轮2、立支杆4都安装于 底架12上,第二滑轮5安装于立支杆4的顶端,摆动支架8的底端与立支杆4转动连接,转 动支架10的顶端与摆动支架8转动连接,转动支架10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 装置11连接,顶部伺服电机6、第三滑轮7都安装于摆动支架8的顶端,第一钢丝绳3与底 部伺服电机1、第一滑轮2、立支杆4、第二滑轮5、摆动支架8连接,第二钢丝绳9与顶部伺 服电机6、第三滑轮7、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11连接。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采用线 接触钢丝绳。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可以是堰式收油机、带式收油机、刷式、盘式收油机、 绳式收油机或斜带沉浮式收油机等。立支杆4的前端焊有一个第一栏杆13,底架12的前端焊有一个第二栏杆14。第 一栏杆和第二栏杆分别控制摆动支架工作的两个极限位置,当摆动支架被提起的时候,摆 动支架到达极限位置且会靠在第一栏杆上。当摆动支架被放下的时候,摆动支架到达水平 极限位置且会靠在第二栏杆上。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的顶部伺服电机起动,通过第二钢丝绳,经 过第三滑轮,将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从底架上提起,然后顶部伺服电机停止。底部伺服 电机启动,开始放第一钢丝绳,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连接到摆动支架,从而使摆动支架 和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一起下落。摆动支架放下以后,底部伺服电机停止,顶部伺服电 机启动,放下连接摆动支架和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间的第二钢丝绳,把水面机器人溢 油回收装置放到水面上,这样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可以开始工作。水面机器人溢油回 收装置工作结束后,顶部伺服电机启动,通过第二钢丝绳将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拉上 去。然后底部伺服电机启动,通过第一钢丝绳将摆动支架拉起,接着底部伺服电机停止,顶 部伺服电机启动,将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放置在底架上。顶部伺服电机通过第三滑轮 可以单独控制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升降高度位置。转动支架可以绕摆动支架做定轴 转动,顶部伺服电机的工作对钢丝绳的收放,使得转动支架可以绕摆杆摆动支架做定轴。当 转动支架转动时可将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一起提起或放下,转动支架与水面机器人溢 油回收装置之间可以转动,使得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在起吊和放置的过程中可以保持水平放置。本专利技术实现对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作业,降低危险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型和改变。因此,本专利技术覆盖了落入 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采用线接触钢丝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是堰式收油机、带式收油机、刷式、盘式收油机、绳式收油机或斜带沉浮式收油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支杆的前端焊有一个第一栏杆,底架的前端焊有一个第二栏杆。全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琨王建华杨勇生褚建新莫剑英沈爱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