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255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作业,降低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运输增多,运输时溢油事故频发,对环 境造成污染。海上溢油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的排放、操作性溢油(即船舶在加装燃料油和油船 油舱装货期间的溢油)、海损事故溢油(海上油井泄露及油轮泄露)等,溢油对全球环境造成 严重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使得许多溢油处理及回收方法不断产生。目前水 上溢油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一般为了避免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物理 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其中比较广泛使用的是溢油回收机械装置。目前国内外关于水上溢油回收搭载平台已有许多。现常用的搭载方式主要有两 种,一种为顶推作业,即溢油回收机放置在船的前端。另一种为侧拉式,由拉绳拉住溢油回 收机,溢油回收机放置在船的侧面进行工作。目前收油系统中,国外有芬兰LAMOR的LSC系统、荷兰KOSEQ的VOS系统、美国 SLICKBAR的DIP系统等,国内有青岛光明的收油系统,这些收油系统都分别采用了顶推或 是侧拉的搭载方式。上述溢油回收系统在溢油回收处理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研究比 较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的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第一钢丝绳、立支杆、第二滑轮、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摆动支架、第二钢丝绳、转动支架、底架,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都安装于底架上,第二滑轮安装于立支杆的顶端,摆动支架的底端与立支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顶端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的底端与一个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都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端,第一钢丝绳与底部伺服电机、第一滑轮、立支杆、第二滑轮、摆动支架连接,第二钢丝绳与顶部伺服电机、第三滑轮、水面机器人溢油回收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琨王建华杨勇生褚建新莫剑英沈爱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