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再充装置(1),包括位于车辆(2)外部的至少一个电源装置(8)、固定于车辆(2)上的至少一个电力收集器(9),电力收集器(9)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带的中央部分,旨在当车辆(2)移动时对车辆(2)供电,中央部分横向地延伸,至少一个角状件由金属材料形成一个构件并形成上表面。角状件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接触区域,当车辆(2)在车站(7)中停止时,所述接触区域能够与电源装置(8)的相应接触表面直接接触,以便确保电力收集器(9)与电源装置之间经由所述接触区域的能量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装载于车辆上的一件存储设备再充能量的装置,包括位于车辆外部的至少一个电源装置、固定于车辆上的至少一个电力收集器(power collector),所述电力收集器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带的中央部分,旨在当车辆移动时对车辆供电,中央部分横向地延伸,至少一个角状件由金属材料形成一个构件并形成上表面。
技术介绍
这种再充装置特别用于轨道车辆和城市运输电动车辆,例如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这些车辆在其全部或部分行程上自供电。实际上,这些线路的越来越多的操作员并不希望其城市中心中存在电缆吊线(catenaries),这降低了附近地区的美观性。在此情况中,当车辆停在车站时,通过车辆的动臂装置(pantograph)的摩擦带与电源线路之间的静电接触,可以提供车辆的能量再充。在车站中执行这种再充的持续时间最多等于为乘客上车和下车而设定的时间,典型地在15至30秒之间。此持续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便不用不必要地增加车辆的行程持续时间。在不超过30秒的短时间内对用于储存电能的装置进行再充,例如考虑到车辆所施加的尺寸限制目前具有大约几百千瓦功率的的电池或一组超级电容器,要求再充装置的实用性允许交换这样的电力,而不会由于过热或任何对用户的危险而损坏装置的组成部分。现在,将现有技术中的电力收集器设计为通过滑动接触而收集电力。实际上,动臂装置的摩擦带的碳用于其耐磨特性和导电特性。然而,碳并不是一种在不发热至通常导致其毁坏的温度的前提下承受几秒钟时间的几千安培的电流传递的十分良好的电导体因此,滑动接触是必须的,以便避免接触材料的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对装载于车辆上的能量存储设备进行再充的电力再充装置,其没有现有技术的装置的缺点,并且不会引起导致组成其的元件的损坏或甚至毁坏的发热过程。更具体地,其旨在当车辆停止时改进再充过程中的能量传递。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上述类型的能量再充装置,其特征在于,角状件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接触区域,当车辆在车站中停止时,该接触区域能够与电源装置的相应接触表面直接接触,以便确保电力收集器与电源装置之间经由接触区域的能量传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量再充装置还可包括一个或几个以下的特征,这些特征单独地采用或者根据任何一个或全部技术上可能的组合-角状件的上表面至少在接触区域中及其附近是连续的;-角状件由具有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铝、铜、金或银;-接触区域沿着角状件的上表面的位置是可变的,在每个车站中,接触区域被限定为,当车辆在车站中停止时面向电源装置的相应接触表面的上表面区域;-角状件包括倾斜区域以及与中央部分基本上对准的水平区域;-接触区域由水平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和/或由倾斜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形成;-角状件装配在中央部分上;-电力收集器是包括两个弓形件的动臂装置;-每个弓形件包括横向地延伸的中央部分以及位于中央部分的任一侧上的两个角状件,每个角状件能够与一个电源装置配合;并且-角状件由用于在车辆移动过程中引导电缆吊线的装置形成。附图说明在阅读以下仅作为实例给出并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的基础上,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运行轨道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充装置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再充装置的电力收集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图2的电力收集器的与运行轨道成横向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再充装置的与运行轨道成横向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替代方式的再充装置与图4类似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再充装置与图4类似的示意图;以及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替代方式的再充装置与图4类似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代表用于车辆2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充装置I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车辆在轨道3上运行,轨道包括由电缆吊线5提供电力的部分4和不提供电力的部分6。车辆2的车站7沿着轨道3布置。例如,车站7相当于车辆2可以在其中停止以允许乘客上车和下车的站台。一些车站7位于不提供电力的部分6中,其他车站7位于提供电力的部分4中。车辆2特别是轨道车辆或城市运输电动车辆,例如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当车辆在由电缆吊线5提供电力的部分4中运行时,通过使车辆2的动臂装置的摩擦带与电缆吊线5接触,对车辆2提供电力。当车辆在不提供电力的部分6中运行时,车辆2消耗储存在装载于车辆2上的存储设备(例如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组件)中的电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充装置I能够确保当车辆在车站7中停止时对这种存储设备再充能量。再充装置I包括位于车辆2外部的电源装置8和位于车辆2上的电力收集器9。当车辆2在车站7中停止时,电力收集器9能够与电源装置8接触,以便确保电力收集器9与电源装置8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装载于车辆2上的用于储存能量的设备进行再充,电力收集器9电连接至所述存储设备。电源装置8布置在位于不提供电力的部分6中的车站7处,或布置在位于提供电力的部分4中的车站7处。有利地,其位于不提供电力的部分6中。对于其电源,其连接至从电力分配网分配电力的已知类型的分站(未示出)。例如,电源装置8分配750伏的DC(直流)电压。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电源装置8是高架电源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电缆吊线部段10,当车辆2在车站7停止时,该刚性电缆吊线部段能够与车辆2的电力收集器9配合。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图4和图6),其包括两个刚性电缆吊线部段10,每个刚性电缆吊线部段能够与车辆2的电力收集器9配合并位于运行轨道3的任一侧上,特别是相对于轨道3对称。例如,每个刚性电缆吊线部段10安装在车站7中的埋入于轨道3 —侧上的支柱12上。替代地,多个刚性电缆吊线部段10安装在车站7中的埋入于轨道3—侧处的相同支柱12上。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电力收集器9是位于车辆2的顶部上的动臂装置。如图2至图7所示,此电力收集器9包括单个或多个头部14以及能够使头部14在能量拾取位置与绝缘位置之间移位的连接结构15,在能量拾取位置中,头部14与电源装置8的刚性电缆吊线部段10接触,在绝缘位置中,头部14位于距电源装置8 一定距离处,在车辆2的顶部上折叠。头部14包括两个基本上彼此平行的弓形件16、18 (图2)。弓形件16、18沿着与车辆2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与轨道3垂直的延伸方向延伸。在以下描述中,弓形件16、18的延伸方向叫做横向方向。每个弓形件16、18相对于与横向方向垂直的中间平面P对称。每个弓形件16、18包括横向地延伸的中央部分20,在其每个端部处是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端部或角状件22。因此,每个弓形件16、18包括位于中央部分20的任一侧上的两个角状件22。角状件22与中央部分20装配在一起,特别是通过螺纹连接或螺栓连接,以便形成弓形件16、18。角状件22形成用于相对于电力收集器9引导电缆吊线5的装置,能够避免电缆吊线5在电力收集器9的头部14下方通过,特别是在通过电闸(switch)时。在正常操作的过程中,即,当车辆2沿着直线轨道部分3运行时,角状件22将不与电缆吊线5接触。中央部分20基本上是直线的。它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它包括朝着车辆2的顶部定向的下表面24和与下表面24相对的上表面26。其上表面26的至少一部分由摩擦带28形成。此摩擦带28典型地由碳制成。当车辆2沿着轨道3的设置有电缆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装载于车辆(2)上的一件存储设备再充能量的再充装置(1),包括位于所述车辆(2)外部的至少一个电源装置(8)、固定于所述车辆(2)上的至少一个电力收集器(9),所述电力收集器(9)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带(28)的中央部分(20),旨在当所述车辆(2)移动时对所述车辆(2)供电,所述中央部分(20)横向地延伸,至少一个角状件(22)由金属材料形成一个构件并形成上表面(4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状件(22)的上表面(4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接触区域(42),当所述车辆(2)在车站(7)中停止时,所述接触区域能够与所述电源装置(8)的相应接触表面(44)直接接触,以便确保所述电力收集器(9)与所述电源装置(8)之间经由所述接触区域(42)的能量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埃坦·图叶拉斯,奥利维耶·让·乔治·尚塔尔,让保罗·莫斯科维茨,穆罕默德·莱乌阿特尼,安赫尔·加西亚·马尔纳,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斯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