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齿毛刺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待加工工件(4)装夹在滚齿机(5)上,并调整定位; 第二,将带有去毛刀(1)的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的基座或小立柱上,调整去毛刀(1)的位置,先使去毛刀(1)在水平方向略微超过齿根的设计位置、在垂直方向略微高于工件(4)的出刀面即A面,然后下压去毛刀(1),使其在专用弹性刀架(3)内弹簧(2)的作用下紧贴在工件(4)的出刀面A面上; 第三,开动滚齿机(5)进行滚齿加工,滚刀的旋转带动工件(4)沿工件回转中心旋转,去毛刀(1)将工件(4)出刀面A面上的毛刺进行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加工中。
技术介绍
齿轮是机械产品中的重要基础零件。滚齿是直齿和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最常用的加工方法。滚齿时在滚刀的出刀方向上,齿轮的端面常常不可避免地产生滚齿毛刺。对于滚齿毛刺,必须加以清除。因为毛刺会直接影响到齿轮的工作精度和产品性能。特别是那些对啮合噪音有明确的较高要求的齿轮,滚齿毛刺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否则啮合噪音指标很难达到使用要求。目前,绝大多数生产厂家均采用钳工去毛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十分明显的缺点1)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很低。需要钳工用锉刀或铜丝刷一件齿轮一件齿轮地去除毛刺;对有啮合噪音要求的齿轮,甚至需要每件齿轮一齿一齿地去除毛刺。2)毛刺很难去除干净。比如中小模数软齿面齿轮,高硬度大模数齿轮,不但去毛困难,而且很难去除干净。也有一些生产厂家在滚齿后增加一道车端面的工序,以车端面的方法达到去除毛刺的目的。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种比钳工去毛劳动强度小效率高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同样有明显的不足车去了齿轮端面的毛刺,却又使毛刺翻进了齿槽。最终还得钳工用铜丝刷去除齿槽内的毛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这种方法既能去净毛刺,又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待加工工件(4)装夹在滚齿机(5)上,并调整定位;第二,将带有去毛刀(1)的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5)的基座或小立柱上,调整去毛刀(1)的位置,先使去毛刀(1)在水平方向略微超过齿根的设计位置、在垂直方向略微高于工件的出刀面即A面,然后下压去毛刀(1),使其在专用弹性刀架(3)内弹簧(2)的作用下紧贴在工件(4)的出刀面A面上;第三,开动滚齿机(5)进行滚齿加工,滚刀的旋转带动工件(4)沿工件回转中心旋转,去毛刀(1)将工件(4)出刀面A面上的毛刺进行去除。如果毛刺翻进齿槽,那么滚刀的切削刃将翻进齿槽的毛刺去除。以上方法中使用了一种专用弹性刀架(3),该专用弹性刀架主要由去毛刀(1)、弹簧(2)、滑动杆等零件组成。滑动杆伸出基座的一端上加工有一方孔,去毛刀(1)安装在该方孔里;通过拧紧压紧螺钉保证去毛刀(1)的位置固定;去毛刀(1)的伸出长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去毛刀(1)的伸出长度或更换去毛刀(1),松开压紧螺钉即可;弹簧(2)安装在基座和滑动杆所形成的环行槽里。由于工件在加工齿坯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加工误差的存在,将工件装夹在滚齿机上时,其出刀面A面的高低位置会略有不同。为了使去毛刀能去毛,需同时做到两点1、去毛刀要始终紧贴在工件的出刀面A面上;2、去毛刀相对于工件的出刀面A面来说,始终要有一向上的压力。这两点都是通过专用弹性刀架内的弹簧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在滚齿的同时去除毛刺的由于弹性刀架及弹性刀架上的去毛刀都是固定的,滚齿时滚刀的旋转运动带动工件沿工件回转中心作旋转运动,这一运动相对于弹性刀架上的去毛刀来说,类似于车床车削时工件与车刀的相对运动。因此,当工件的出刀面A面产生毛刺时,弹性刀架上的去毛刀就将毛刺去除;如果毛刺翻进齿槽,那么滚刀在滚齿的同时其切削刃将翻进齿槽的毛刺去除。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轴类齿轮和盘型类齿轮零件。因为该两种类型齿轮零件的区别,仅仅是滚齿时它们在滚床上的装夹方式略有不同而已。实践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去除毛刺,去毛效果很好。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专用弹性刀架上的去毛刀及滚刀的切削刃在滚齿的同时去除毛刺的,减少了钳工去毛或车床车端面去毛的工序,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专用弹性刀架(3)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5)的基座上示意图;图3为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5)的小立柱上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加工轴类齿轮为例,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待加工的齿轮轴齿坯4装夹在滚齿机5上,并调整定位;第二,将带有去毛刀1的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5的基座上,如图2所示;或者将带有去毛刀1的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5的小立柱上,如图3所示;调整去毛刀1的位置,先使去毛刀1在水平方向略微超过齿根的设计位置、在垂直方向略微高于工件的出刀面即A面,然后下压去毛刀1,使去毛刀1在专用弹性刀架3内弹簧2的作用下紧贴在工件的出刀面A面上;第三,开动滚齿机5进行滚齿加工,同时,滚刀的旋转运动带动工件4沿工件回转中心作旋转运动,这一运动相对于弹性刀架上的去毛刀1来说,类似于车床车削时工件与车刀的相对运动。因此,当工件4的出刀面A面产生毛刺时,弹性刀架上的去毛刀1就将毛刺去除;如果毛刺翻进齿槽,那么滚刀在滚齿的同时其切削刃将翻进齿槽的毛刺去除。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待加工工件(4)装夹在滚齿机(5)上,并调整定位;第二,将带有去毛刀(1)的专用弹性刀架(3)安装在滚齿机的基座或小立柱上,调整去毛刀(1)的位置,先使去毛刀(1)在水平方向略微超过齿根的设计位置、在垂直方向略微高于工件(4)的出刀面即A面,然后下压去毛刀(1),使其在专用弹性刀架(3)内弹簧(2)的作用下紧贴在工件(4)的出刀面A面上;第三,开动滚齿机(5)进行滚齿加工,滚刀的旋转带动工件(4)沿工件回转中心旋转,去毛刀(1)将工件(4)出刀面A面上的毛刺进行去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待加工工件装夹在滚齿机上,并调整定位;第二,将带有去毛刀的专用弹性刀架安装在滚齿机的基座或小立柱上,调整去毛刀的位置,先使去毛刀在水平方向略微超过齿根的设计位置、在垂直方向略微高于工件的出刀面即A面,然后下压去毛刀,使其在专用弹性刀架内弹簧的作用下紧贴在工件的A面上;第三,开动滚齿机进行滚齿加工,滚刀的旋转带动工件沿工件回转中心旋转,去毛刀将工件A面上毛刺去除。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轴类齿轮和盘型类齿轮零件的滚齿毛刺去除,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3F19/00GK1868649SQ20061020063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石年平 申请人:贵州群建齿轮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年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群建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