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119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停止向合模装置供给电流的状态下实现模具装置的安装的注射成型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型机具备:第1固定部件(11),其安装有定模(15);第1可动部件(12),其安装有动模(16);第2可动部件(22),其与第1可动部件(12)一同移动;第2固定部件(13),其配设于第1可动部件(12)与第2可动部件(22)之间;第1合模力产生机构,其通过电磁铁(49)的吸附力在第2固定部件(13)与第2可动部件(22)之间产生合模力;及第2合模力产生机构(100),其在停止向第1合模力产生机构供给电流的状态下产生预定合模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注射成型机从注射装置射出熔融树脂并填充于模具装置的型腔,并使其固化来成型为成型品。模具装置由定模及动模构成。模具装置的闭模、合模及开模通过合模装置进行。作为合模装置,广泛利用使用马达等驱动源和肘节机构的方式的装置,但肘节机构的特性上很难变更合模力,响应性及稳定性较差。并且,在肘节机构动作时产生弯矩,安装模具装置的安装面等有可能发生应变。因此,提出有针对模开闭动作使用直线马达而针对合模动作使用电磁铁的吸附力的合模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合模装置中,在基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进行向电磁铁的线圈供给电流。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5/090052号小册子模具装置根据成型品的种类进行更换。当安装新的模具装置时,用螺栓将模具装置临时固定于安装面之后,进行闭模,在合模状态下进一步紧固螺栓进行正式固定。也可使用利用液压或磁力的夹具装置等来代替螺栓。由于正式固定操作通过打开设置于注射成型机的罩上的门进行,因此为了排除基于控制装置的误作动,在打开门的状态下停止向合模装置供给电流。在该状态下,使用肘节机构的方式虽然能够保持预先产生的合模力,但使用电磁铁的方式无法保持合模力。原因在于控制装置的向电磁铁的线圈的电流供给被截断。因此,使用电磁铁的方式中,很难进行正式固定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停止向合模装置供给电流的状态下实现模具装置的安装的注射成型机。为了解决上述目的,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特征在于,具备第I固定部件,其安装有定模;第I可动部件,其安装有动模;第2可动部件,其与该第I可动部件一同移动;第2固定部件,其配设于所述第I可动部件与所述第2可动部件之间;第I合模力产生机构,其通过电磁铁的吸附力在该第2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可动部件之间产生合模力;及第2合模力产生机构,其在停止向该第I合模力产生机构供给电流的状态下产生预定合模力。另外,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特征在于,具备第I固定部件,其安装有定模;第I可动部件,其安装有动模;第2可动部件,其与该第I可动部件一同移动;第2固定部件,其配设于所述第I可动部件与所述第2可动部件之间;合模力产生机构,其通过电磁铁的吸附力在该第2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可动部件之间产生合模力;及合模力维持机构,其在停止向该合模力产生机构供给电流的状态下维持在所述第I固定部件与所述第I可动部件之间产生的预定合模力。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停止向合模装置供给电流的状态下实现模具装置的安装的注射成型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安装时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安装时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安装时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安装时的状态的图。图中10_合模装置,11-固定压板(第I固定部件),12-可动压板(第I可动部件),13-后压板(第2固定部件),15-定模,16-动模,22-吸附板(第2可动部件),37_电磁铁单元(第I合模力产生机构),49-电磁铁,60-控制装置,70-模厚调整装置(模厚调整部),71-模厚调整用马达(驱动用马达),71c-制动部,100-第2合模力产生机构,101-合模力施加部,110-移动抑制部,111-卡止孔,112-卡止销,210-弹簧(施力部),410_弹簧(吸引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附加相同或对应的元件符号而省略说明。并且,将进行闭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前方、将进行开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中,10为合模装置,Fr为注射成型机的框架,Gd为由铺设于该框架Fr上的2根导轨构成的引导件,11为固定压板(第I固定部件)。固定压板11可设置于能够沿着向模开闭方向(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件Gd移动的位置调整底板Ba上。另外,固定压板11还可以载置于框架Fr上。与固定压板11对置而配设可动压板(第I可动部件)12。可动压板12固定于可动底板Bb上,可动底板Bb能够在引导件Gd上行驶。由此,可动压板12能够相对于固定压板11向模开闭方向移动。与固定压板11隔着预定间隔且与固定压板11平行地配设后压板(第2固定部件)13。后压板13经脚部13a固定于框架Fr。4根作为连结部件的连接杆14 (图中仅示出4根连接杆14中的2根)架设于固定压板11与后压板13之间。固定压板11经连接杆14固定于后压板13。沿着连接杆14进退自如地配设可动压板12。在可动压板12中的与连接杆14对应的部位形成用于使连接杆14贯穿的未图示的导孔。另外,可形成缺口部代替导孔。连接杆14的前端部(图中右端部)形成未图示的螺纹部,通过将螺母nl螺合紧固于该螺纹部,连接杆14的前端部固定于固定压板11。连接杆14的后端部固定于后压板13。定模15与动模16分别安装于固定压板11与可动压板12上,定模15与动模16随着可动压板12的进退而接触分离,从而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另外,随着进行合模,定模15与动模16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型腔空间,从注射装置17的注射喷嘴18射出的未图示的熔融树脂填充于型腔空间。由定模15及动模16构成模具装置19。吸附板22 (第2可动部件)与可动压板12平行地配设。吸附板22经安装板27固定于滑动底板Sb上,滑动底板Sb能够在引导件Gd上行驶。由此,吸附板22在比后压板13更靠后方进退自如。吸附板22可由磁性材料形成。另外,可无安装板27,此时,吸附板22直接固定于滑动底板Sb上。杆39配设成在后端部与吸附板22连结而在前端部与可动压板12连结。因此,杆39在闭模时随着吸附板22前进而前进并使可动压板12前进,而在开模时随着吸附板22后退而后退并使可动压板12后退。为此,在后压板13的中央部分形成用于使杆39贯穿的孔41。直线马达28为用于使可动压板12进退的模开闭驱动部,例如配设于与可动压板12连结的吸附板22与框架Fr之间。另外,直线马达28也可配设于可动压板12与框架Fr之间。直线马达28具备定子29及动子31。定子29形成为在框架Fr上与引导件Gd平行且与滑动底板Sb的移动范围对应。动子31在滑动底板Sb的下端与定子29对置且遍及预定范围而形成。动子31具备铁心34及线圈35。并且,铁心34具备朝向定子29突出且以预定间距形成的多个磁极齿33,线圈35卷装于各磁极齿33上。另外,磁极齿33形成为在与可动压板12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并且,定子29具备未图示的铁心及在该铁心上延伸而形成的未图示的永久磁铁。通过使N极及S极的各磁极交替受磁来形成该永久磁铁。配置检测动子31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75。若通过向线圈35供给预定电流来驱动直线马达28,则动子31进退。随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成型机具备:第1固定部件,其安装有定模;第1可动部件,其安装有动模;第2可动部件,其与该第1可动部件一同移动;第2固定部件,其配设于所述第1可动部件与所述第2可动部件之间;第1合模力产生机构,其通过电磁铁的吸附力在该第2固定部件与所述第2可动部件之间产生合模力;及第2合模力产生机构,其在停止向该第1合模力产生机构供给电流的状态下产生预定合模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崎修守谷幸次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