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玻璃钢阳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9901 阅读:1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管道的制作,特别是指一种导电玻璃钢阳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由自内向外依次复合为一体的内导电防腐层、导电层、过渡层、结构层组成;导电层的两端延伸并裸露于导电玻璃钢阳极管两端外,导电层采用金属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模具清理、内导电防腐层的制作、导电层的制作、过渡层的制作、第一次固化、缠绕制作结构层、第二次固化、脱模等工艺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电阻率高的技术问题,现有产品具有电阻率低(DN300长5米的玻璃钢管道电阻为20-30欧姆)、工艺设计合理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管道的制作,特别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电除雾器阳极管目前主要有塑料制、铅制和导电玻璃钢制三种。由于塑料制电除雾器是靠液膜导电,有效沉淀面积改变较大,运行的电压和电流偏低,效果不如后两者;铅制阳极比较笨重,近年来,铅制阳极和塑料阳极不断被导电玻璃钢所替代,玻璃钢导电管具有质轻、价低,综合性能突出等优点。但目前生产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的导电性能多达不到要求,电阻率高,达100欧姆,除雾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率低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由自内向外依次复合为一体的内导电防腐层、导电层、过渡层、结构层组成;导电层的两端延伸并裸露于玻璃钢导电管两端外,导电层采用金属网。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 A、模具清理清理模具表面并在其表面涂覆脱模剂或缠绕脱模薄膜; B、内导电防腐层的制作在缠有脱模薄膜或脱模剂的模具上按照20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外表面缠绕一层导电碳表面毡,将导电碳表面毡与模具之间的气泡赶净,待碳表面毡浸透后,再按照200g/m2的要求在碳表面毡层外表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外表面再缠绕一层导电碳表面毡,导电防腐树脂与导电碳表面毡的质量份数比为85-92 8-15 ; C、导电层的制作在步骤B中制备好的管道两端150mm处按照不少于27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其表面铺上一层金属网,金属网两端延伸出管道两外端,在金属网外按照不少于27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表面缠绕一层导电碳表面毡,导电防腐树脂与导电碳表面毡的质量份数比为85-92 8-15 ; D、过渡层的制作在步骤C中制备好的管道表面按照700-135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外表面缠绕一层针织毡,将针织毡与模具之间的气泡赶净,导电防腐树脂与针织毡的质量份数比为60-75 25-40 ; E、第一次固化固化硬度达到巴氏硬度为30-40; F、缠绕制作结构层将带张力纤维束浸胶后,按照设计铺层工艺螺旋缠绕及环向缠绕交替进行的方式缠绕于步骤E制备的管道表面,胶液与带张力缠绕纤维的质量份数比为25-35 65-75 ; G、第二次固化固化硬度达到巴氏硬度为40-60; H :脱模; 其中步骤B、C、D中的导电防腐树脂由如下单位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乙稀基酷型树脂100固化剂1-4促进剂1-2导电剂1-3 步骤F中胶液由如下单位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酯型树脂100固化剂1-4促进剂1-2 其中固化剂选用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糊中的一种,促进剂选用环烷酸钴液或异辛酸钴溶液中的一种,导电剂选用石墨粉、炭黑、铝粉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的配料时应当注意不能一次性的配制出大量的料,以防止树脂出现固化的现象,应当根据需要分成多次进行配制。所述的第一次固化及第二次固化可以采用常温或加温固化中的一种,加温固化的固化温度为60-80°C,因其属于现有技术范畴,申请人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包括 为保证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的外径在规定的范围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G后还包括一步骤G1,该步骤为将第二次固化后的管道两端进行打磨,打磨成带毛面的平整面。为保证管道各结构层之间配合牢靠,导电玻璃钢阳极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B、D中的将气泡赶净,采用使用压辊辊压或用纤维网格布在高张力下缠绕赶出气泡。导电层常用的材质选用是,所述的步骤B中选用导电防腐树脂、导电碳表面毡,所述的步骤C中的金属网采用铜质或铝质。为便于导电管之间的电连接(通常采用导线连接)功能的实现,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C中金属网两端延伸出管道两外端。所述的步骤H后还包括一步骤I,该步骤为将导电管的内表面打磨成毛面。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在于 在电除雾器内用的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的设计中,探索性地加入金属丝网。利用导电的碳纤维玻璃钢实现防腐功能,利用金属丝网实现电荷的顺利引出。经实测,1000X200样品的电阻最高不超过10欧姆,长5米的DN300玻璃钢管道电阻为20-30欧姆,真正实现了玻璃钢导电管的导电功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有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的层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是1、内导电防腐层;2、导电层;3、过渡层;4、结构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做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由自内向外依次复合为一体的内导电防腐层1、导电层2、过渡层3、结构层4组成;导电层2的两端延伸并裸露于玻璃钢导电管两端外,导电层2采用金属网。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 A、模具清理清理模具表面并在其表面涂覆脱模剂或缠绕脱模薄膜; B、内导电防腐层的制作在缠有脱模薄膜或脱模剂的模具上按照20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外表面缠绕一层导电碳表面毡,将导电碳表面毡与模具之间的气泡赶净,待碳表面毡浸透后,再按照200g/m2的要求在碳表面毡层外表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外表面再缠绕一层导电碳表面毡,导电防腐树脂与导电碳表面毡的质量份数比为85 :15 ; C、导电层的制作在步骤B中制备好的管道两端150mm处按照不少于27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其表面铺上一层金属网,金属网两端延伸出管道两外端,在金属网外按照不少于27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表面缠绕一层导电碳表面毡,导电防腐树脂与导电碳表面毡的质量份数比为85 15 ; D、过渡层的制作在步骤C中制备好的管道表面按照700-1350g/m2的要求均匀喷洒导电防腐树脂,在导电防腐树脂的外表面缠绕一层针织毡,将针织毡与模具之间的气泡赶净,导电防腐树脂与针织毡的质量份数比为60 40 ; E、第一次固化固化硬度达到巴氏硬度为30; F、缠绕制作结构层将带张力纤维束浸胶后,按照设计铺层工艺螺旋缠绕及环向缠绕交替进行的方式缠绕于步骤E制备的管道表面,胶液与带张力缠绕纤维的质量份数比为25 75 ; G、第二次固化固化硬度达到巴氏硬度为40; H :脱模; 其中步骤B、C、D中的导电防腐树脂由如下单位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乙稀基酷型树脂100固化剂I促进剂I导电剂I 步骤F中胶液由如下单位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酯型树脂100固化剂I促进剂I 其中固化剂选用过氧化甲乙酮,促进剂选用环烷酸钴液,导电剂选用石墨粉。所述的第一次固化及第二次固化可以采用常温或加温固化中的一种,加温固化的固化温度为60-80°C,因其属于现有技术范畴,申请人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步骤G后还包括一步骤G1,该步骤为将第二次固化后的管道两端进行打磨,打磨成带毛面的平整面。为保证管道各结构层之间配合牢靠,导电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导电玻璃钢阳极管,其特征在于由自内向外依次复合为一体的内导电防腐层(1)、导电层(2)、过渡层(3)、结构层(4)组成;导电层(2)的两端延伸并裸露于导电玻璃钢阳极管两端外,导电层(2)采用金属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连明吕会敏付新兰唐勇邢玉梅赵连军柳志刚张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