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发酵动物血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7590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血肠的制作,包括动物血豆腐的制作、血肠灌装、配料调制及菌种发酵工艺。该生产方法包括将血豆腐切成小块、与制备的调料、混合菌种等混匀,然后装入猪小肠内,于28℃~33℃恒温主发酵1~1.5天,再放于16℃以下通风后发酵5-10天。制备的调料包括:花椒、生姜、辣椒、陈皮、小茴香组成,混合菌种包括:肉明串珠菌(L.carnos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uslactis)。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了发酵血肠制作的完善发酵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食品的制作,具体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一种发酵动物血肠。
技术介绍
自1993年以来,我国肉类产量一直处于世界第一位,生猪产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从产血量来看,牛的总出血量为活牛重的4. 2%,猪为3. 5%,羊为3. 2%。目前我国的动物血液总产量超过1. 2X106t,但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猪血液回收利用比较先进的国家是欧州各国,丹麦、瑞典两国每年生产血粉达10,000 15,000吨,瑞典屠宰血液利用率100%,欧洲其他国家的利用率平均约为90%,我国大中型肉联厂及冷冻厂基本上都将猪血利用起来,利用率大约45%。动物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多年来一直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新鲜血液中除80%左右的水分外,蛋白质含量大于17%,矿物质(钾、钠、镁、磷)多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IOOg血液中铁的含量高达40mg以上。我国猪血80%以上用于生产血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增加饲料蛋白含量,其次是用作生化提取、制作血豆腐和血肠。营养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极低。我国民间血肠主要有东北的血肠(猪血)、青海的血肠(羊血),主要以餐桌上即时消费为主,不能工业化生产,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动物血肠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主要采用动物血、食盐、香料、猪小肠原料,经混合菌种发酵工艺而制作出具有发酵风味的动物血肠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梅孙刚陈朝敏李益恩柏红梅游敬刚陈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