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血肠的制作,包括动物血豆腐的制作、血肠灌装、配料调制及菌种发酵工艺。该生产方法包括将血豆腐切成小块、与制备的调料、混合菌种等混匀,然后装入猪小肠内,于28℃~33℃恒温主发酵1~1.5天,再放于16℃以下通风后发酵5-10天。制备的调料包括:花椒、生姜、辣椒、陈皮、小茴香组成,混合菌种包括:肉明串珠菌(L.carnos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uslactis)。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了发酵血肠制作的完善发酵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食品的制作,具体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一种发酵动物血肠。
技术介绍
自1993年以来,我国肉类产量一直处于世界第一位,生猪产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从产血量来看,牛的总出血量为活牛重的4. 2%,猪为3. 5%,羊为3. 2%。目前我国的动物血液总产量超过1. 2X106t,但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猪血液回收利用比较先进的国家是欧州各国,丹麦、瑞典两国每年生产血粉达10,000 15,000吨,瑞典屠宰血液利用率100%,欧洲其他国家的利用率平均约为90%,我国大中型肉联厂及冷冻厂基本上都将猪血利用起来,利用率大约45%。动物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多年来一直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新鲜血液中除80%左右的水分外,蛋白质含量大于17%,矿物质(钾、钠、镁、磷)多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IOOg血液中铁的含量高达40mg以上。我国猪血80%以上用于生产血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增加饲料蛋白含量,其次是用作生化提取、制作血豆腐和血肠。营养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极低。我国民间血肠主要有东北的血肠(猪血)、青海的血肠(羊血),主要以餐桌上即时消费为主,不能工业化生产,并且没有通过微生物发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血肠的制备方法。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发酵动物血肠制备方法,主要原料由动物血、食盐、食用香料、猪小肠等组成,各组分百分含量为动物血70 85%,食用香料8 15%,食盐I 3%,菌种5 10%,猪小肠O. 02 O. 04%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食用香料为花椒、生姜、辣椒、陈皮、小茴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菌种为肉明串珠菌(L. carnos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us Iactis)。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制作工艺 动物血采集一凝固一切块一拌料(加入辅料、发酵混合菌种)一灌肠一扎结一刺孔一漂洗一发酵一真空包装一成品。 (I)动物血的采集与凝固在干净的金属容器内放入适量饮用水,加入少量食盐,宰杀时将动物血迅速放入容器内搅拌使盐水与动物血混匀,静置15分钟使血凝固。血必须采自健康的动物(猪、羊、兔、鸡、鸭等)。(2)切块将凝固好的血豆腐切成大小2X4cm见方,2cm厚条型块状。(3)拌料将按一定比例称好的调料(花椒、辣椒、陈皮、小茴香分别磨成粉并混匀)混合菌种等混匀,将按比例称好的生姜打成浆与配料一起混匀,混匀后再与切好的血块充分混匀。(4)灌肠、扎结、刺孔将上述拌好的血馅灌入猪肠衣后,用铝丝或绳索将血香肠每20 25厘米长扎成一节,扎节前先把血馅内两端挤捏,使内容物收紧,并用针将每节血肠表面扎若干个孔,以排除空气与多余水分。(5)漂洗将上述灌装好的血肠放入50 70°C的热水中清洗,洗去肠衣表面的污染物。(6)发酵将漂洗后的血肠迅速挂于晾杆上,置于恒温室内,于30°C恒温主发酵I 1. 5天,再放于16°C以下恒温通风后发酵5 10天,当水分降低到一定含量,此时血肠具有明显的发酵特殊香味和爽快的口感,发酵完毕。(7)真空包装将发酵后的血肠装入食用塑料袋,抽真空并封口,即为成品。菌种培养方法 (O菌种培养方法 保藏斜面培养基采用改良MRS培养基,培养温度37±1°C,培养时间24 48小时。培养基组分如下 蛋白胨Ig 酵母提取物O. 5g 牛肉膏Ig 柠檬酸二胺O. 2g 乙酸钠O. 5g 葡萄糖2g 吐温 80O.1ml Mgso4. 7H2oO. 058g Mnso4. 4H2oO. 025g CaCO32g K2Hpo40. 2g琼脂2g 将上述药品称量好后加入蒸馏水溶解,并加热让琼脂溶解,同时定容100ml,调解PH6. 2-6. 4,配制好后分装于试管中,塞上塞子置于121°C杀菌15 20分钟。(2)菌种增殖培养方法 番茄汁增殖培养基成分 番茄汁50mL 酵母抽提液5g 肉膏IOg 乳糖20g 葡萄糖2g K2HPO42g 加蒸馏水至IOOOmL pH6. 8±0. 2 将所有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6. 8±0. 2。分装50ml于250ml三角瓶中,121°C高压灭菌15 20分钟,冷至50°C时使用。将三种培养好的斜面菌种各接一小环于同一装有增殖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温度37± I°C,培养时间24 48小时发酵完毕,此为菌 种制备液,备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配方I 猪血35千克 花椒1. 75千克 生姜3. 75千克 辣椒2. 5千克 陈皮1. 5千克 小茴香I千克 食盐I千克 菌种2. 5L 制备方法1、猪血的采集与凝固在干净的不锈钢桶内放入4000ml饮用水,加入食盐I千克(2%)搅匀使其充分溶解,宰杀时将35千克新鲜猪血(70%)迅速放入不锈钢桶内搅拌使盐水与猪血充分混匀,静置15分钟使血凝固。2、切块将凝固好的猪血豆腐切成大小2 X 4cm见方,2cm厚条型块状。3、拌料将1. 75千克花椒(3. 5%)、2. 5千克辣椒(5%)、1. 5千克陈皮(3%)、2千克小茴香(4%)分别磨成粉并混匀,将3. 75千克生姜(7. 5%)洗净打成浆与菌种制备液2. 5L (5%)及混匀的干粉调料混匀,将充分混匀后的配料再与切好的血块充分混匀。4、灌肠、扎结、刺孔将上述拌好的血馅灌入猪肠衣后,用铝丝或绳索将血香肠每20 25厘米长扎成一节,扎节前先把猪血馅内两端挤捏,使内容物收紧,并用针将每节血肠表面扎若干个孔,以排除空气与多余水分。5、漂洗将上述灌装好的血肠放入50 70°C的热水中清洗,洗去肠衣表面的污染物。6、发酵将漂洗后的血肠迅速挂于晾杆上,置于恒温室内,于30°C恒温主发酵1. 5天,再放于12°C恒温通风后发酵10天,当水分降低到50±5%时,此时血肠具有明显的发酵特殊香味和爽快的口感,发酵完毕。7、真空包装将发酵后的血肠装入食用塑料袋,抽真空并封口,即为成品。实施列2 配方2 羊血40千克 花椒O. 5千克 生姜2千克 辣椒1. 5千克 陈皮I千克 小茴香I千克 食盐1. 5千克 菌种3L 制备方法1、羊血的采集与凝固在干净的不锈钢桶内放入4000ml饮用水,加入食盐1. 5千克(3%)搅匀使其充分溶解,宰杀时将40千克羊血(80%)迅速放入不锈钢桶内搅拌使盐水与羊血充分混匀,静置15分钟使血凝固。2、切块将凝固好的羊血豆腐切成大小2 X 4cm见方,2cm厚条型块状。3、拌料将O. 5花椒(1%)、1. 5辣椒(3%)、1千克陈皮(2%)、1千克小茴香(2%)分别磨成粉并混匀,将2千克生姜(4%)洗净打成浆与菌种制备液3L(6%)及混匀的干粉调料混匀,将充分混匀后的配料再与切好的血块充分混匀。4、灌肠、扎结、刺孔将上述拌好的血馅灌入猪肠衣后,用铝丝或绳索将血香肠每20 25厘米长扎成一节,扎节前先把羊血馅内两端挤捏,使内容物收紧,并用针将每节血肠表面扎若干个孔,以排除空气与多余水分。5、漂洗将上述灌装好的血肠放入50 70°C的热水中清洗,洗去肠衣表面的污染物。6、发酵将漂洗后的血肠迅速挂于晾杆上,置于恒温室内,于33°C恒温主发酵I天,再放于16°C恒温通风后发酵10天,当水分降低到50±5%时,此时血肠具有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动物血肠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主要采用动物血、食盐、香料、猪小肠原料,经混合菌种发酵工艺而制作出具有发酵风味的动物血肠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梅,孙刚,陈朝敏,李益恩,柏红梅,游敬刚,陈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