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薯类作物加工工艺,具体是涉及一种薯类全粉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木薯等。这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块根和块茎,其块茎可供食用。薯类作物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薯类作物种植广泛、产量高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薯类全粉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价值,快速的加工生产和较长的储存期,可用于缓解世界局部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以甘薯为例,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但甘薯加工业发展却很缓慢。在发达国家,甘薯主要用于加工方便食品和鲜食用,比较强调甘薯的保健作用。而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甘薯直接做饲料的占50%,直接食用14%,用作种薯6%,另15%因保藏不当而霉烂,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损失约300万吨。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的甘薯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加工形式松散、加工手段落后、产品品种单一,其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环保投资高,不利于我国薯类加工业的发展。薯类全粉呈粉末状,与淀粉不同,它是薯类全部块根的加工物,保留了薯类的营养成份,营养相对淀粉更为全 ...
【技术保护点】
薯类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原料接收及除石清洗单元新收获的薯类原料从地里被卡车运送到工厂,经过地磅称重,卸到干净的混凝土地面,即存放地;原料由铲车铲运到接收料斗,接收料斗上装有电磁振动喂料装置,从而将原料输送至除石清洗单元;倾斜带式输送机将原料输送至鼠笼式旋转滚筒中,鼠笼式旋转滚筒将粗沙砬去除,进行干法清洗;干法清洗后的原料进入三级浆式清洗机,将残留的沙粒清洗出去,洗干净的原料输送到检查输送带上,检查原料是否有梗茎以及余留的杂质,梗茎需要手工切去,检查完毕后的原料被倾斜带式输送机运送到锉磨单元;②、锉磨单元来自清洗单元的原料被喂入到预切机中切成碎块,再落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刘山红,董桥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德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