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收料管自动排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66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9:49
一种集成电路收料管自动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排管机构由单管分离机构和换向机构组成,所述单管分离机构由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单管分离轮组成,每个单管分离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单管槽,同时,对应于收料管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收料管正面朝向的检测单元;所述换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换向轮,换向轮沿其径向对应于所述收料管开设有一换向槽,所述换向轮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电路收料管自动排管机构使得收料管的排管过程完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排管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还能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以及对集成电路产品的损坏,从而使整个工艺流程更加顺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路收料管自动排管机构
本技术涉及收料管的排放,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工序冲切成型收料管的自动排管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必须有许多大型电子电路结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已渐渐由集成电路所取代,集成电路的体积比用分离元件做成的半导体构造小到数千倍,密度大大增加,合乎人类使用。集成电路在晶片及承载晶片的导线架分别制造完成时,必须再经由结合、烘烤、打焊线、灌胶成型及切割等加工步骤,才能完整无误的提供使用。在集成电路作业后段封装检测作业中,集成电路是利用料道移送至出料嘴,出料嘴的下方需排列有收料管,集成电路会依序装填至收料管内。收料管为一在长度方向上等截面的空心管,该截面呈 “凹”形,具有凹槽的一面定义为正面,无凹槽的一面定义为背面。目前收料管是以人工方式一次放置15 20根至一组置料匣内,然后依次由操作员持续补充管子,其排放准确性低于70%,依靠纯手工补齐调整方向,劳动强度大。也有转盘机构取出收料管的,当发现接到属于非要求方向的收料管时,再以手动方式剔除,以保证送至管定位机构的收料管排放方位的正确性,该方式随机因素大,当遇到空管太多等情况时, 会立即影响机台顺利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电路收料管自动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排管机构由单管分离机构和换向机构组成,其中:所述单管分离机构由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单管分离轮(1)组成,各单管分离轮(1)均固定设置在一根转轴(2)上,该转轴(2)水平布置并与一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每个单管分离轮(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单管槽(4),且各单管分离轮(1)上单管槽(4)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转轴(2)的轴向,同时,对应于收料管(15)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收料管(15)正面朝向的检测单元;所述换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换向轮(5),该换向轮(5)的轴水平布置并与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换向轮(5)沿其径向对应于所述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收料管自动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排管机构由单管分离机构和换向机构组成,其中所述单管分离机构由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单管分离轮(I)组成,各单管分离轮(I)均固定设置在一根转轴(2)上,该转轴(2)水平布置并与一第一旋转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 每个单管分离轮(I)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单管槽(4),且各单管分离轮(I)上单管槽 (4)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转轴(2)的轴向,同时,对应于收料管(15)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收料管(15)正面朝向的检测单元;所述换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换向轮(5),该换向轮(5)的轴水平布置并与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换向轮(5)沿其径向对应于所述收料管(15)开设有一换向槽(6),该换向槽(6)为一通槽,所述换向轮(5)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挡块(7),挡块(7)上作用有一第一直线驱动机构(8),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8)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单管分离机构设置在换向机构的正上方,且单管分离轮(I)最低点处的单管槽(4)与所述换向轮内(5)处于竖直状态的换向槽(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分离轮(I)最高点处, 各单管分离轮(I)上单管槽(4)的连线上沿所述转轴(2)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传感器 (9)。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由真空吸嘴(10) 与传感器(9)组成,该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单管分离轮(I)最高点处单管槽(4)的连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管机构还设置有一收料管缓冲区,该收料管缓冲区由两块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伟麟沈厚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