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235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包括:由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支承并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行走部;和与所述行走部相连、通过传动部件来控制所述行走部的行走速度的驱动部;其中,所述驱动部为三合一减速机,所述行走部为滑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给装置,以滑车和三合一减速机配合的进给方式取代现有的丝杠进给方式,能够实现进给速度可变调节,广泛适用于包括精磨和粗磨在内的不同的磨削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进给装置,具体地说涉及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属于钢管加工处理机械

技术介绍
钢管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是将钢管置于磨床上进行磨削,具体地说,作业时磨床上配备的磨头先对钢管的一端进行磨削,磨削一定距离后退刀,旋转磨头使得磨头对准钢管的另一端,启动磨头再对钢管另一端进行磨削,经过两次磨削或者多次磨削后结束整个磨削过程。磨削速度的确定由进给装置来控制,常见的进给方式为丝杠进给。这种采用丝杠进给的方式其缺点是速度不可调,即在磨削过程中不可改变进给速度,另外其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磨削精度不高及进给速度不可调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根据该进给装置,磨削速度可变地调节。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包括由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支承并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行走部;和与所述行走部相连、通过传动部件来控制所述行走部的行走速度的驱动部,其中,所述驱动部为三合一减速机。根据本技术的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利用行走部和三合一减速机结合进给替代了传统的丝杠进给,由于不使用磨床,因此对待加工钢管的长度限制更宽松,适用于加工包括4-12. 5m在内的各种长度的钢管。通过三合一减速机带动行走部来行走,进而带动磨削机构,能够调节磨削进给速度,适用于包括精磨和粗磨在内的不同的磨削要求。优选地,所述行走部为滑车,所述滑车包括与轨道接触的轮部以及滑车支架。所述传动部件为齿轮。优选地,所述滑车支架上固定安装有钢管磨削机构。优选地,所述三合一减速机由锥形转子电机和变速箱组成。优选地,所述锥形转子电机与变速箱的后端连接,所述变速箱前端通过传动部件连接至所述行走部。优选地,所述三合一减速机由变速箱以及包括电机和制动器在内的电机部组成, 所述电机部与变速箱的后端连接,所述变速箱前端通过传动部件连接到所述滑车的轮部。优选地,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为两个,且相向设置。根据本技术的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包括滑车和三合一减速机,三合一减速机集成电机、减速机以及制动器于一体,凭借齿轮与滑车的车轮连接并通过控制传动比来调节车轮的转速,进而调节滑车的行走速度,达到调节磨削速度的目的。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本技术的以上和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然,在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的钢管内表面磨削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所对应的零部件或部位名称如下I、轨道;2、滑车;3、磨削机构;4、电机;5、三合一减速机;7、7’、托轮装置;8、8’、 限位装置;10、气动调节机构;21、车轮;22、车架;23、配重体;51、电机;52、变速箱;53、联轴器;54、第一齿轮;55、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说明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词仅用于区别部件的不同,不作为时间顺序、位置关系以及优先级高低的判断,同样文中的“前”、“后”等词所指为相对于附图中的方位。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钢管磨削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地,上述整体示意图为从侧面看去时磨削系统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钢管磨削系统主要包括轨道1,滑车2,磨削机构3,电机4,三合一减速机5,托轮装置7、7’,限位装置8、8’以及气动调节机构10。电机4为磨削机构3提供动力,三合一减速机5通过齿轮连接到滑车2的车轮21 上,为滑车2提供动力的同时控制滑车2的行进速度。气动调节机构10调节磨削机构3的磨削量,其主体为气缸。托轮装置7、7’和限位装置8、8’支承钢管并保持钢管磨削的平稳性。轨道I铺设在地面上,其上设置有能够沿着轨道I的延伸方向运动的滑车2。滑车 2包括车轮21和车架22。车架22上固定安装配重体23、电机4和磨削机构3。配重体23利用其重力来平衡磨削机构3的重力,保证磨削机构3的磨头有一个恒定的抬刀量,以控制磨头接触钢管时的平稳性,防止磨头冲击钢管。电机4与电源连接,通电后电机4运转,带动与其连接的磨杆转动,为磨削机构3提供动力。在滑车2的车架22上还设置有气动调节机构10,所述气动调节机构10的主体为气缸,布置在配重体23和电机4之间且与磨削机构3相连,气缸输出不同的压力,从而控制磨头的磨削力增大或减小,具体地,气动调节机构10的气缸压力增大,减小磨头的磨削压力;气动调节机构10的气缸压力减小,增大磨头的磨削压力。三合一减速机5作为驱动部与滑车2的车轮21相连,由锥形转子电机51以及变速箱52组成。所述锥形转子电机在停止供电时具有制动功能,即锥形转子电机集成电机与制动器于一体。如图2所示,锥形转子电机51与变速箱52的后端连接,变速箱52前端通过联轴器53连接于第一齿轮54,第一齿轮54与连接到车轮21的第二齿轮55啮合。工作时,锥形转子电机51带动变速箱52转动,变速箱52将锥形转子电机51的高转速转变为低转速,再经第一齿轮54和第二齿轮55的传动后,使车轮21以一定转速转动。托轮装置7、7’其作用在于支承钢管并使钢管绕其轴线自转。托轮装置7和滑车2之间还设置限位装置8,其作用在于限制钢管的轴向窜动。限位装置8包括与钢管同向转动的转动齿轮(未图示)和与转动齿轮异面布置的止挡齿轮(未图示)。限位装置8位于钢管的端部处,其上的转动齿轮卡接到钢管上与钢管同向转动,止挡齿轮水平布置,其与转动齿轮啮合并在转动齿轮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转动齿轮和止挡齿轮的位置关系限制了转动齿轮只能在竖直面上转动而在水平方向无位移,从而限制了钢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移,消除其轴向窜动。根据本技术的进给装置,利用滑车2和三合一减速机5结合进给替代了传统的丝杠进给,由于不使用磨床,因此对钢管的长度限制更宽松,适用于加工包括4-12. 5m在内的各种长度的钢管,并且通过三合一减速机5的控制,使磨削的进给速度更精准,有效控制进给量以及磨削量。采用此进给装置适于加工钢管的内表面及外表面,灵活性高。通过三合一减速机 5带动滑车2进而带动磨削机构3来行走,能够调节磨削进给速度,适用于包括精磨和粗磨在内的不同磨削要求。本技术的进给装置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布置于待磨削钢管的两端,同时从钢管的两端向钢管中心部分进给来磨削钢管。采用此种进给方式,大幅度节省磨削所耗时长,适于大批量、高精度地加工钢管。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包括由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支承并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行走部;和与所述行走部相连、通过传动部件来控制所述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内圆磨削进给装置,包括:由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支承并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行走部;和与所述行走部相连、通过传动部件来控制所述行走部的行走速度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三合一减速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兆庆陈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原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