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元件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10008548.5、申请日为2008年1月23日、申请人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省电、开关速度快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继高阶手机采用发光二极管当背光源后,各样手持式电子产品也倾向采用LED。为满足手持式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发光二极管封装时如何节省封装空间与成本,俨然成为发光二极管的重心所在。一般发光二极管管芯可以区分为面上(faceup)型态与覆晶(flipchip)型态,并且与其他元件,例如为封装载体或电路板,组合以形成发光装置(light-emittingapparatus)。图4为公知发光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光装置600包含次载体(sub-mount)60;焊料62(solder)位于上述次载体60上;以及电性连接结构64。发光二极管管芯400包含基板58,半导体外延叠层54位于基板58上,电极56位于半导体外延叠层54上;以及第二电极66位于基板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半导体结构,具有第一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型半导体层;出光区,具有第一斜侧壁、靠近该半导体结构的第一面、及远离该半导体结构的第二面;及第一导线,位于该第一斜侧壁上,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型半导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半导体结构,具有第一型半导体层及第二型半导体层;出光区,具有靠近该半导体结构的第一面、远离该半导体结构的第二面、以及位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二面之间的第一斜侧壁;及第一导线,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型半导体层;第一电极,位于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型半导体层;第一焊接垫,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型半导体层,并位于该第二面上;其中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介于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以及该出光区之间,该半导体结构与该出光区位于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一焊接垫之间,该第一导线沿该第一面上方及该第一斜侧壁连接该第一焊接垫;其中该半导体结构以外延工艺从该出光区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该第一斜侧壁与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间的角度为1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嘉良,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