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芯片器件的热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自从专利技术了集成电路,由于多种电子部件(例如,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的集成密度的持续发展,半导体工业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就绝大部分而言,集成密度的发展源于最小部件尺寸的再三减小,这使得能够在给定的面积中集成更多的部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三维(3D)集成电路(IC)作为用于进一步减小半导体芯片物理尺寸的高效替代品脱颖而出。在以3D IC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中,有源电路被制造在不同的晶圆上并且使用拾取-放置技术将每个晶圆管芯堆叠在另一个晶圆管芯的顶部上。 可以通过使用3D IC实现极高的密度。另外,3D IC可以实现更小的规格、成本效率、提高的性能以及较低的功率损耗。3D IC器件可以包括顶部有源电路层、底部有源电路层以及多个隔层 (inter-layer) 0隔层之一可以是中介层。在3D IC中,可以通过多个微凸块将两个管芯接合在一起。因此,可以在3D IC中在没有中介层的条件下将多个有源电路层堆叠在一起。然而,由于中介层(作为相对较大的硅层)可以容纳各种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包括:散热器模块,具有与第一半导体管芯相接合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半导体管芯,与第二半导体管芯相连接;封装材料层,位于所述半导体管芯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管芯中的至少一个上;再分配层,形成在所述封装材料层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半导体管芯相连接;以及多个热通孔,与所述散热器模块的第二表面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振华,董志航,邵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