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46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00
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散热元件及一第二散热元件,将所述第一、二散热元件欲组合的部位相互对应,并通过击入的方式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二散热元件得以结合,如此不仅可达到提高组装效率,还可减少制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散热模组结合法,尤指一种可提升组装效率的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元件单位面积上的电晶体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其工作时发热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电子元件的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电晶体工作时开/关转换所造成的热量,亦是电子元件发热量增加的原因,若未能适当的处理这些热量,将会造成晶片运算速度的降低,严重者甚至影响到晶片的寿命;为加强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经由散热器的鳍片以自然或强制对流方式将热散逸至环境中。由于热管可在很小的截面积与温度差之下,将大量的热传送一段可观的距离,且不需外加电源供应即可运作,在无须动力提供和空间利用经济性的考量之下,各式热管已是电子散热产品中广为应用的传热元件之一。而最常被采用的散热方式便是发热元件上装设具有散热作用的装置,特别是具有热管结构的散热器,该散热器由具高导热系数的材质所制成,在经由热管管内所设置的工作流体及毛细组织运作,使该散热器具有高导热传导力的特性,且其结构上具有重量轻的优势,可减低在散热装置所衍生的重量、成本及系统复杂性的问题。在公知的热管散热器结构上,包含多个散热鳍片及一热管,所述散热鳍片具有多个孔洞,所述散热鳍片与热管的组合方式最常见是直接将热管一一穿入所述孔洞,以令所述散热鳍片与热管接合,然而,此种方法不仅过程较为繁复,操作较复杂,且组装效率较差。以上所述,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I.组装效率较慢;2.过程较繁复。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提升组装效率的散热模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制作过程的散热模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散热元件及一第二散热元件;将所述第一、二散热元件欲组合的部位相互对应,并通过击入的方式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二散热元件得以结合。通过本技术散的热模组结合方法,利用击入方式将前述的第一散热元件与第二散热元件相互结合,以达到大幅提升组装效率外,还可简化制作过程。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散热元件及一第二散热元件;将所述第一、二散热元件欲组合的部位相互对应,并通过击入的方式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二散热元件得以结合。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所述第二散热元件为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鳍片组其中任一,并该第二散热元件具有多个散热鳍片,并将所述散热鳍片相对应处预先开设一第一孔洞及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散热元件为一热管,并预先弯折呈一 U字型,该第一散热元件两端分别对应前述第二散热元件的第一孔洞及该第一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所述第二散热元件为一散热器,并一侧预先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散热兀件为一导热基板。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所述第一孔洞的周缘还设有一凸部。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所述第一散热元件容设于一击入装置内,所述击入装置通过弹簧力及气压力及液压力及爆破力其中任一作用力将该第一散热元件由该击入装置内向外推出,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二散热元件的第一孔洞及第一凹槽与该第二散热元件结合。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所述第一散热元件容设于一击入装置内,所述击入装置通过弹簧力及气压力及液压力及爆破力其中任一作用力将该第一散热元件由该击入装置内向外推出,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与所述第二散热元件的凹槽相结合。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还具有一第三散热元件,其为一导热基板,并预先设置有一槽部,所述第二散热元件为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鳍片组其中任一,并该第二散热元件相对应处预先开设一孔洞,所述第一散热元件为一热管,并预先弯折呈一 U字型。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所述第一散热元件容设于一击入装置内,所述击入装置通过弹簧力及气压力及液压力及爆破力其中任一作用力将该第一散热元件由该击入装置内向外推出,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二散热元件的孔洞及第三散热元件的槽部结合。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中,还具有一步骤即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二散热元件加以固定。附图说明图IA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散热元件I第二散热元件2散热鳍片20第一孔洞201第一凹槽202凸部203凹槽204孔洞205击入装置3第三散热元件4槽部40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A、图1B,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下列步骤SI :提供一第一散热兀件及一第二散热兀件;提供一第一散热兀件I及一第二散热兀件2,所述第二散热兀件2可为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鳍片20组其中任一,并该第二散热元件2具有多个散热鳍片20,并将所述散热鳍片20相对应处预先开设一第一孔洞201及一第一凹槽202,所述第一散热元件I为一热管,并预先弯折呈一 U字型,该第一散热元件I的两端分别对应前述第二散热元件2的第一孔洞201及该第一凹槽202 ;所述第一孔洞201的周缘更设有一凸部203。S2 :将所述第一、二散热元件欲组合的部位相互对应,并通过击入的方式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二散热元件得以结合。接着,将前述的第一、二散热元件1、2欲组合的部位相互对应,在通过击入方式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I与该第二散热元件2完成第一、二散热元件1、2间的紧密结合。前述的第一散热元件I容设于一击入装置3内,所述击入装置3通过弹簧力及气压力及液压力及爆破力其中任一作用力将该第一散热元件I由该击入装置3内向外推出(或抵顶出),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I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二散热元件2的第一孔洞201及第一凹槽202与该第二散热元件2结合。通过本技术的散热模组,利用所述击入装置3内所容设有的第一散热元件1,通过击入方式快速地将前述的第一散热元件I由该击入装置3内部向外推出,进以达到提高组装该第一散热元件I与该第二散热元件2的效率;除此之外,还可简化散热模组的制作过程。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步骤流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所述第二散热兀件2为一散热器,并一侧预先设置有一凹槽204,所述第一散热兀件I为一导热基板,利用前述的击入装置3并通过弹簧力及气压力及液压力及爆破力其中任一作用力将该第一散热元件I与所述第二散热元件2的凹槽204相结合,进以达到提高组装效率;除此之外,还可简化散热模组的制作过程。续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步骤流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还具有一第三散热元件4,其为一导热基板,并预先设置有一槽部40,所述第二散热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散热元件及一第二散热元件;?将所述第一、二散热元件欲组合的部位相互对应,并通过击入的方式驱使该第一散热元件与该第二散热元件得以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煌林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